“海归”为何成了“海待”

编辑发布:jack | 2006-02-02 03:37:24

【星网专讯】(星星生活综合讯)海归派是指出国留学又回国来求职工作的这一群人。可最近两年,出现了一个新词儿,叫“海待”,意思是从海外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人。那么,这些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找工作难的原因是什么?

据中国央视东方时空报道,经过对100家用人单位的调查,超过九成的雇主都认为海归的竞争力下降了。调查显示,和5年前相比,认为海归竞争力下降了的占92%,竞争力上升了的占 5%,认为没什么变化的占 3%。这百家用人单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因为他们录用海归比较多,也是海归们最愿意去的地方。

竞争力为什么下降了?一些大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的人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的期待值非常高,他认为他出国几年,拿了一个洋文凭,不管他做得得意不得意。他回来后,瞧不起这里,认为他来这里应该 ,应该可以做什么 ,有的时候他没有从基层做起。”

“从教育背景来看,中国学生接触的知识,实际上和国外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学校也接受了很好的语言的教育。在毕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能力,所以说语言上没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个海归优势越来越弱化了。”

“在招的时候会看你出去是到哪个国家,然后学习的是什么专业,出去到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国家,很普通的学校,交了很多钱去读了一个书,如果以为出去转了一圈就有竞争力了,是不太可能的。”

“我们更多地讲我们谈到的技能,技能是能够产生绩效的能力 。从本科到硕士甚至到博士,那么他具备的是书本上的系统的知识结构 ,并不一定能够直接转化成他完成既定工作或者目标所需要的技能的本身。”

雇主们的分析反映的是一些海归身上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导致海归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海归期望值太高了,自我定位不准确”的占 34%;认为“海归人员增多,不再物以稀为贵”的占 37%;认为“洋文凭的含金量总体有所降低”占43%;认为“国内学历的竞争力上升”的占 15%。

据了解,这几年每年出国留学的人员都在十几万,出国越来越容易,有些人还是抱着“出国镀层金”的想法,选择去一些不是很有竞争力的国家或是二三流的学校,几年下来可能也没学到什么真东西,甚至还有个别人不惜造假,弄假洋文凭骗人,洋文凭含金量的降低,让更多的雇主面对洋文凭时更加理性。一批这样的海归也自然被拒之门外,而成为海待。

而还有一批海待,他们留学的国家很强,留学的学校也是知名学府,但是回国就业时仍然遇到了不小的挫折。这主要是一些本科毕业就直接出国,或者连本科都是在国外念的,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因为现在的企业都很实际,都要求能直接上手工作的。所以,这部分人找工作最难。

花了大量的金钱去读书,回来后却找不到工作。仔细分析一下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其实,没有工作经验也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这更说明,海归和国内大学生在国内求职就业已经站到了同一起跑线,即便你去的不错的国家,上的是知名学府,雇主也会更看中你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这其实也给那些海归和即将成为海归的人提了个醒。希望海归不要成为海待。

从1月9日全国科技大会发布的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情况看,国家科技奖获奖人员的年龄结构总体趋于年轻化,获奖项目取得发明专利的越来越多,西部和边远地区获奖项目也有所增加。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海外回国人员获奖占有较大比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中国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