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的前踪后影

编辑发布:jack | 2004-09-20 15:19:16

【星网专讯】《沙家浜》原名《芦荡火种》,是有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58年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剧。剧本主取材于崔左夫的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刘飞的回忆文章《阳澄湖畔》。这个戏主要讲的是在1939年秋,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团为主的将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留下数十名伤病员面对日伪匪顽相互勾结、经营下乡“扫荡“、骚扰民众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不畏艰苦,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剧本由文牧执笔,最初决定名为《碧水红旗》,1960年易名为《芦苇火种》,并在上海首次公演。

为了演好《芦》剧,沪剧团排出了很强的演出阵容。剧组曾经到横泾公社等地采访新四军老战士及地下工作者,听他们讲当年在芦苇荡中坚持斗争的故事;听取农民群众对剧本的意见,参观斗争遗迹和革命文物等。在刘飞将军的关心下,剧组还到浙江某部与战士们一起生活,一起练兵,体验解放军的思想感情和气质。演员丁是娥说:“只有坚持不断地深入生活,十分注意寻找自己和生活中英雄人物的思想差距,才能找到找准自己与所创作的或所扮演的新人物的差距,才能正确地、有深度地塑造新人物。”这话实际上道出了剧组全体人员的执著追求。

自1960年首次演出至1963年末,《芦》剧经过了三次大的修改,从而日臻成熟丰满,成为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在建团十多年来演出的全部剧目中,连续上演时间最长、上座情况最好的一个剧目。戏剧艺术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广大观众的鉴赏,沪剧《芦荡火种》上演后,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光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剧进行移植演出,在全国演出《芦》剧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1964年1月22日,文化部安排上海市人民沪剧团进京演出《芦》,刘少奇、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

**《沙家浜》的改编经过

1963年春,沪剧《芦荡火种》的改编任务交给了北京京剧团。北京京剧团迅速成立了创作组。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改编后的《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周和桐饰胡传魁,刁德一由一位丑角演员扮演,但首场彩排的效果不很理想。

汪曾祺作为主要执笔者,对《芦荡火种》从沪剧到京剧的剧本改编,再次进行了认真的定位。他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在编导们重新认真加工剧本的同时,剧团领导又在演员阵容上作了加强和调整。1964年3月底,彭真等领导人重新审看了北京京剧团的《芦荡火种》,大加赞赏,当即批准他们对外公演。

在众多现代戏中,北京京剧团根据沪剧移植演出的《芦荡火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和好评。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谭震林等都先后观看了演出,纷纷赞扬这是一出好戏。观摩大会结束后,北京京剧团根据各方意见,对剧本作了进一步修改,剧名也改为《沙家浜》。在修改过程中,江青表现出了少有的“热心”,指令剧组要按照“三突出”之类的模式“磨戏”。十年动乱中,《沙家浜》成为江青培育出来的“样板戏”。

**毛泽东一锤定音

毛主席也很关心这个戏。他看了京剧《芦》后作了指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鲜明地突出新四军战士的英雄形象,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

二是原沪剧《芦荡火种》的结尾是新四军利用胡传魁结婚,化装成吹鼓手。轿夫,搞出其不意的袭击。最初改编为京剧时,也是这样处理的。毛主席认为这样处理结尾成了闹剧。应该改为新四军正面打进去。

三是剧名定为《沙家浜》。毛主席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式已经不是火种是火焰了嘛!”

**《沙家浜》的真人真事

一、真人夏光

戏中,郭建光的艺术形象光彩照人,剧作者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英姿勃发的新四军指挥员形象。那么,这个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是谁呢?有的说郭建光就是新四军第五路军参谋长夏光,也有的说是当时的新四军六团政治处主任刘飞或是该团党总支书记黄烽。这里不能不提起革命前辈夏光。

夏老是湖南省武冈县人,1926年他刚满17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1927年进入毛泽东同志主持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在湖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因被捕,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党的召唤下参加了新四军,1938年重新加入党组织。抗战初期,曾任陈毅同志率领下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参谋、第三支队第6团作战参谋、江抗五路参谋长等职,1984年从江苏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上离休。

1982年5月,曾任江南抗日救国军司令员的谭震林同志,在南京召开的华东7省市党史工作会上说:“《沙家浜》的斗争是真实的,郭建光也确有此人,他的名字叫夏光。”沪剧《芦荡火种》的原作者文牧也说,为了纪念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同志,在创作那一部戏时,尽可能地把戏剧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挂上个把字。所以,健在的革命前辈夏光同志就是剧中郭建光的生活原型。

文牧说,其实,郭建光是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整个英雄群体的代表。正如黄烽将军强调的,戏里的人物都是塑造的,对号入座没多大意思。第五路军参谋长夏光在伤病员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带领伤病员紧紧依靠阳澄湖人民跟日伪军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作者创作时用了他的“光”字,但与郭建光这位政治干部的形象又不一样,是整个英雄群体的代表。刘飞将军也说:“郭建光是36个伤病员光辉形象的集中表现……我个人不是郭建光。”

二、真事沙家浜

1939年5月,夏光所在的6团根据陈毅的命令,从溧阳水西村出发东进,走一路打一路,所向披靡。9月,陈毅为了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命令叶飞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西撤。当时有36位伤病员不能随部队行动,留在常熟阳澄湖芦苇荡里的“后方医院”里养伤治病。夏光也因负伤留了下来,并担任临时负责人。

所谓的“后方医院”,是流动不定的,芦苇丛中和群众的家里就是病房,生活十分艰苦。医院里有几十个伤病员和一些医护人员,总数100人左右,完全没有武装掩护,主要依靠地方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在一位大嫂的家中,鬼子指着伤病员连柏生问:“他是什么人?”大嫂说:“他是我男人。”谁知话刚落音,她的丈夫从地里干活回来,鬼子心生疑窦,拦住问:“他又是什么人?”大嫂咬咬牙说:“我不认识他。”于是鬼子就带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丈夫再也没有回来。在村头的稻场上,鬼子把全村人赶在一起,架起机枪,逼着群众交出新四军伤员。农民陈福林被日军严刑拷打,宁死不说,最后英勇就义。就这样,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用机智和勇敢保护着新四军。水乡的群众掩护伤病员,伤病员更爱护众乡亲。新四军每到一处,就忙着为群众扫地、担水、耕种,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

1939年10月,夏光把留在后方医院已经治愈的10位同志编成一个排。由此起步,不断地充实发展,也就是新四军6师18旅的前身。“江抗”的旗帜一树起来,常熟人民奔走相告,人民自卫队也纷纷要求与其合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发展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队伍。经过几次战斗,“江抗”不断壮大,打得日伪军缩进沪宁沿线的大据点里不敢出来。皖南事变后,这支队伍改编为新四军6师18旅,征战南北,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三、谁是阿庆嫂

《沙家浜》中“智斗”这场戏,深受人们喜爱,常演不衰。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阿庆嫂其人呢?

舞台上的阿庆嫂是经过艺术加工塑造的,常熟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群众。陈关林烈士的妻子陈二妹就是一个,而且也是开茶馆的。在苏常太抗日根据地中,董浜镇上的涵芬阁茶馆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交通联络点,茶馆老板陈关林是当地人,有胆有识,接待过谭震林等党政军负责人,他和妻子陈二妹一起,为新四军接头联络,传送情报,做了很多有益于革命的工作。1941年7月,陈关林不幸被捕,同年11月被日寇装进麻袋里用刺刀戳死。今年88岁的陈二妹,仍然住在常熟市董浜镇上,如今正幸福地安度晚年。

原福州空军政治部主任黄烽于1997年在接受《福州日报》记者姚佑波的采访时说:“当初我是伤病员之一,为了保存这批火种,阳澄湖畔的许多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设法把我们保护下来……”他说戏里说18个伤病员,实际是36个,绝大多数是闽东籍的老乡;戏里的“春来茶馆”,实际是“东来茶馆”,老板是胡广兴,他和侄子胡小龙用开茶馆作掩护做地下交通工作;戏里说的“阿庆嫂”实际上是茶馆老板胡广兴的老婆“阿兴嫂”。

文牧在《芦》剧创作札记中谈到:陈荣兰认为戏里男角色太多,建议把茶馆老板改为老板娘,可以让丁是娥来演这个角色。我同意了。谁知把老板该成老板娘,牵一发而动全身,真不简单……老板娘的名字本来取名“阿兴嫂”,后来觉得“嫂“这个音是朝下缩的,当中一个字就必须着重、有力。“兴”字显得平,改成“庆”字便显得重甸、有力,叫起来也响。可见阿庆嫂完全是个虚构的形象,不能与实际生活中的人物一一对号入座,不能说某人就是“阿庆嫂”。

四、“胡传魁”其人

在《沙家浜》中,胡传魁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一个草包司令。现实中的胡传魁是不是这样呢?胡传魁的生活原型叫胡肇汉,和戏剧中的人物性格正好相反。胡肇汉是一个身材矮小、目如鹰隼、阴险刁钻的杀人魔王。他是湖南岳阳人,兵痞出身,1926年担任国民党保安特务团团长。1939年春,新四军东进江南,袭击日军虹桥机场,炸毁鬼子飞机,声威大振。胡肇汉脚踩两只船,连忙与新四军联合。

1940年春,阳澄湖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胡肇汉发生动摇,他在投靠国民党军的同时,又与汪伪政权搞得火热,并与日寇达成默契,一同袭击我新四军后方医院。胡肇汉的便衣短枪队经常幽灵似地出没于阳澄湖水域,对我新四军不断骚扰,成了东路抗日部队的心腹之患。这时的胡肇汉已堕落成为与人民为敌的政治土匪。1940年夏,在吴县陆巷村,胡匪勾结日寇金田及伪军第10师包围夏光的部队,伤亡抗日武装110余人,活埋伤员10余人,罪恶累累,双手沾满了新四军和人民群众的鲜血。

1949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国民党军队的“千里江防”。胡肇汉又窥测形势,觉得不妙,从阳澄湖悄悄潜逃,带着10名心腹逃到了舟山群岛,找到了他的参谋长王群(即刁德一原型),一起到香港参加了国民党军统特务训练,训练结束后又潜回解放区进行反革命活动。

1950年9月15日深夜,匪首胡肇汉等28名顽匪潜伏到上海准备进行破坏活动时,被我公安机关一网打尽。1950年11月28日,苏南苏州行政区人民法院宣判胡肇汉、王群死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呈奉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核准在案,将两犯验明正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这真应了沙奶奶那句话:“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看你们这些狗日汉奸好下场!”

**沙家浜的作者

现代京剧《沙家浜》形成的最早源头,是一首名为《你是游击兵团》的抗日歌曲,它由鉴青作词,黄苇谱曲,1943年首次演出后广为流传,至今仍为沙家浜团的团歌。黄苇说《你是游击兵团》实际上是沙家浜团的历史。由于这首歌的作用,引起不少人对那段战斗生活的回忆。

第一个作者是崔左夫

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的“芦荡火种”条目写道:剧本取材于崔左夫的《血染者的姓名》1948年崔左夫曾当过战地记者参加采访淮海战役。1957年他在事隔9年后写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斗争纪实》

第二个作者是刘飞

中华民族的八年浴血奋战,曾经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而在常熟水乡阳澄湖地区36个新四军伤病员同日寇的顽强斗争则是其中之一。刘飞于1957年写了长篇回忆录《火种》。着重描写了当时坚持敌后斗争的36个新四军伤病员的英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1961年刘飞将《火种》中的有关章节取名为《阳澄湖畔》发表。

第三个作者是文牧

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团编导文牧和党支部书记兼团长陈荣兰准备写一篇反映江南新四军艰苦奋斗的现代沪剧,他们看到了刘飞的回忆录后,认为可以此为基础创作一部抗日传奇剧。于是他们采访了刘飞将军。在刘飞将军的安排下,他们深入部队采访收集素材,并参观了军史展览馆,见到了36个伤病员在战斗中用生命夺得的九六式重机枪……就这样,由上海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的革命现代化戏《碧水红旗》诞生了。为了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利于舞台演出,在戏里,新四军伤病员改为18个。或许是受了刘飞《火种》的启发,后来剧本就改为了《芦荡火种》剧组人员先后到沙家浜团和常熟横泾一带农村深入体验生活,在演出中不断修改。作者文牧又善于广征博采,使《芦》剧的思想水平和演出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演出成功后,《芦》剧组被誉为“部队文工团”。修改后的《芦》剧于1964年3月5日在上海重新上演,连续演了370场,观众达56万人次。一个剧目由一个剧团连续演7个月,经久不衰,这在解放15年来的上海戏曲舞台上还属首次。

第四作者为汪曾祺

1964年,《芦荡火种》在北京参加演出,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首长观看了演出。负责把沪剧《芦荡火种》移植为京剧《沙家浜》的江苏高邮作家汪曾祺曾在《八小时外》杂志上撰文披露,毛主席对京剧演现代戏一直是关心的,并提出过一些很中肯的建议。比如,京剧要有大段唱,老是散板、摇板,会把人的胃口唱倒的。毛主席看了《芦荡火种》后,提出几点意见:兵的英雄形象不饱满;后面要正面打进去,现在后面是闹剧,戏是两截;改起来不困难,不改,就这样也可以,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汪曾祺是遵循毛主席的这些指示才对剧本进行改编的。

从原先的一首歌,到后来的一台戏,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又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沙家浜》是有生命力的,因为戏的情节和出现的人物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塑造并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