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城墙的演变:将防御演绎到极致

编辑发布:jack | 2018-04-05 20:46:45

【星网专讯】现代的考古证实,中国城墙起源于距今五六千年的“大溪文化”时期,是由环壕演变而来的防御工程。大溪文化因重庆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都较发达。

大多数先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这给了城池发展提供一个必要条件,即大多数人长期稳定定居一处,有必要且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来从事建设。古人一般会选择平原或者低矮的丘岗台地上建城,定居以后,为了防御野兽袭击,同时也便于排水,古人在定居点周围一圈挖出环壕。

由于挖沟挖出大量掘土,而这些土又无法轻易运出,于是古人直接就近堆于壕沟内侧。这样既省时省力,又加高加强了壕沟内侧,提高环壕的防御性能。近年来的考古也证实了这个推测,很多遗址壕沟内侧比外侧高一米以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壕越做越大,单纯的挖土、堆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由于是堆土,土坡角度不能太大。即使挖几倍的土方,由于几何关系,内侧高度也不会成比例提高,这时人们开始摸索新的工艺来筑城。

在山东章丘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4000年前的版筑墙体。版筑是古代修建土制墙体的常用技术,在两边固定木板,将土倒入填满,用杵捣坚实,成为墙体。这一发现可见当时的人们就掌握了较为成熟的夯土技术。现在可见到的临洮秦长城和汉以后的许多段长城,就是夯土版筑而成的。

在雨水较少的北方地区,单独的夯土墙可以长期使用,但在南方地区,就需要其它结构了。孙权在南京建都时,在金陵邑基础上,修筑石头城,借山体为墙,储备战争物资,成为重要的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而孙吴皇宫所在的建业城,初期仅有竹篱笆,后期夯土筑墙。另一种用泥土造墙的方法是土坯墙,它和夯土墙各有优长,但因为土坯墙牢固度普遍不及夯土墙,所以城墙等军事建筑仍然多选择夯土墙。

宋朝以后火器的发展,砖石城墙成为主流。其中,在重庆城北,以条石构筑的钓鱼城,抵抗蒙元长达40年,充分说明了城墙在战争中的价值,也为后来的高大的明城墙提供了范本。明朝建立后,深知城墙价值的朱元璋,在全国掀起了建城墙运动。这时的城墙,汲取了长期的战争防御实践,无论从形制还是技巧,都迎来了最成熟辉煌的时期。

为了防御火炮等器械的攻击,大多数明城墙都采用了夯土筑成砖石包砌技术。南京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南京已拆除的通济门。

中华门瓮城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相比城外的单调,瓮城的城内可以说是设计精良,结构精密。一旦敌人冲入瓮城,城内士兵立刻打开千斤闸,将敌人困在瓮城,然后居高临下进行打击。

城墙的城头内外侧是有区别的,内侧叫宇墙,高约1-1.2米,光滑,没有附加设施,主要是防止守城士兵失足坠落;外侧叫垛口墙,高约2-2.4米,有射击孔和瞭望洞。垛口设计非常讲究,既能观察射击无死角,又能有效保护士兵。根据这些知识,就能立刻分辨城墙的御敌方向,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

随着社会发展,城墙的军事作用已经被先进的军事体系所取代,而城市规划也不仅仅局限在城墙范围。但城墙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悠久历史的沉淀,值得保护和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