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可能趋冷

编辑发布:jack | 2005-06-22 22:14:06

【星网专讯】“假如不可能的事情终于发生,中国经济真的慢下来,那会如何?”在最近连续发表的两篇文章中,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急切地表达他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忧虑,其中一篇文章更被他直接定名为《假如中国变冷》。

据北京晨报报道,作为能够影响华尔街的经济分析师,罗奇对中国的看法一向被西方投资者视为关键的参考标准。去年以来,罗奇一直关注中国对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这一次他在文中强调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潜在危险。

罗奇认为,过度地依赖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缺憾,而这次的问题正在于这两方面可能同时面临压力。“假如中国政府在消除房地产泡沫后又在货币问题上让步,就必须认真应对中国经济将严重缺乏增长动力的风险。”罗奇说。

在罗奇看来,目前出口占中国GDP的36%,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44%,而房地产开发则占固定资产投资总值的20%。他指出,由于面临外部的贸易摩擦,中国的出口动力在今年下半年将显著放缓,而房地产业“降温”措施的出台可能使固定资产投资在下半年出现实质性的放慢,最终影响GDP的增加。

事实上,在中国学术界关于经济会否下行的讨论已经展开。几天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就表达了和罗奇相似的观点,认为下个季度中国出口很可能会减少,如果在这时候内需同时受到控制,中国社会的总需求将被拉低,经济由此下行。

专注于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学者赵晓更指出,紧缩过头,回过头来才发现治理通缩远难于治理通胀,这已经成为中国在宏观调控中需要重视的经验教训。

罗奇估计,如果中国经济变冷,亚洲的供应链将受到严重的冲击,“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出口增长已经放缓”,更广范围的全球GDP增长也会受到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进一步受压。

“在过去8年,打赌中国经济增长不继者均铩羽而归,一次又一次,中国的坚韧性令看淡者大跌眼镜”,“可是,目前中国面对的是全新的更加艰巨的挑战,中国要避免实质性的减速将比以前更为困难。”罗奇在文中说。

另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召表示,“人民币汇率当前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压力大不大,或者如何减压的问题。大家已经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达成了共识,就是要放松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来的变动方向一定会是升值。”

“从今年的一些经济数据看,今年的经济基本不存在过热的问题,反而有偏冷的迹象。”王召说。

此前一周,中国经济可能放缓的判断相继出现,很快在经济学界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支持“放缓说”的专家们认为,四五两月1.8%的低物价水平、接连下跌的投资品价格、逐渐放缓的投资增长速度,都是通货紧缩的表现,也是下一步经济增长放缓的信号。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的月度金融统计数据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经济学家们的判断。

“如果经济出现衰退,那么人民币就不会升值。虽然我们承诺人民币汇率会有一个浮动区间。比如3%,但经济运行的结果既可能是升值3%,也可能是贬值3%。”王召说。

经济学家樊纲就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指出,从各种方面来看,既有加大投机的压力,又有减缓投机的压力。“这样对市场来讲,可能会信号比较模糊,但是这个信号模糊的情况,也许会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些过去不存在的新条件。如果利用好这些条件,可以使我们尽早实现汇率体制的变化。”樊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