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之行的感悟

编辑发布:jack | 2014-04-14 06:01:25

【星网专讯】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王阳)想到古巴去玩,有这个想法已经好久了,正赶上旅行社又推出了打折活动,只需几百元钱就可享受六天五夜的古巴之旅。买上机票我和老公还有另一对老乡一起去古巴,感受古巴的自由之行。

从多伦多到古巴3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早起6点多钟的飞机,到达古巴是上午10点多钟。飞机降落古巴机场,向外一瞧,哇!的一声惊喜。多伦多正是冰天雪地,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古巴却是一片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零上二十七、八度的样子。三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穿越了两个季节。

收拾好行李,拿上护照出关。走出机场第一件事换外汇券,一加元换0.9元的外汇券,一元钱的外汇券相当于当地的25元钱。我想起了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那些物质匮乏的日子,外汇券就是特权的代名词。

机场外,一辆一辆相同的大巴候在那里等着接送各国的游客,热情的古巴导游忙着帮旅客拿行李,在这些大巴的车尾我看见了熟悉的方块字:中国宇通。

到了宾馆,我们换上了夏装,走出了门外。蓝天、白云、大海、棕榈树、椰子树,一派加勒比岛国风情,一望无际的海面没有游船、游艇、捕鱼船。沙滩上到处摆放着躺椅,游客们横七竖八的躺了一片。没有遮阳伞。据说,我们住的宾馆是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一些富人建的海边别墅。革命了以后,古巴人赶走了美国人,这些建筑就成为招待各国游客的宾馆旅店。

午餐是自助形式的,基本是西餐。水果和蔬菜都是纯绿色食品无化肥农药,不是转基因的,真好吃。游客中以白人居多。可巧的是吃饭时碰上了一位由温哥华来的沈阳人,他讲他每年的这个季节都会来古巴一趟,因为,温哥华的这个季节阴雨天很多,几乎,有半年不见阳光,家庭医生建议他们多晒太阳,说晒太阳比吃钙片的效果好得多。

下午,我们穿上泳装去洗海澡。古巴实际上就是一个岛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资源。透过泳镜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海水中优美的游动,天上一群群的鱼鹰在盘旋,时而箭一般冲进海浪中掠食鱼类。展现了一幅自然界最原始的食物链条。像这样未被污染未被开发的原生态的海洋资源,在地球上可能不多见了。

来到古巴的游客都要到古巴的首都——哈瓦那去游览,说到哈瓦那就会想到小时侯耳熟能详的一首歌: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进屋,门前开红花。哈瓦那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遥远又神秘。说他遥远不置可否,说他神秘,是因为没有见过任何关于哈瓦那的宣传和照片。

从我们的宾馆到哈瓦那是两小时的车程。第二天,我们四人在当地租了一辆车,前往哈瓦那。司机是一位热情的中年汉子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当地人都讲西班牙语)自愿为我们担当导游。一路上他向我们讲述了古巴的历史。

在几百年前,哥伦布航海发现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和这里丰富的资源。于是,他引来了一些西班牙的白人要在这里开发建设(实则掠夺)。他们需要大量劳动力,又从非洲引来了一些黑人。若干年后,在古巴的新生代中悄然的出现了一批不黑不白的人。再到后来郑和下西洋,又有一些人流落此地,于是,古巴又有了黑眼珠的人。几百年后的今天,有些古巴人也无法确认自己的祖先究竟是哪一族(无法认祖归宗)。

随行的司机兴奋地告诉我们:我们古巴人都是混血。也可能古巴人优选了那些不知名的祖先的基因,他们热情、幽默、奔放。我见过的所有古巴人都这样。一路上时不时的给你抖几个包袱,曝几个笑料。在人多的地方,只要音乐一响,古巴人就兴奋起来,肩和腰还有髋关节随着音乐合理的摆动起来。

一部古巴的历史就是殖民和反殖民的历史,从哥伦布到了古巴以后,古巴就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9世纪美国人又进入了古巴,开始了古巴的新殖民时代。直到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着古巴人民赶走了外来侵略者才真正独立了。哈瓦那真实的记载着这些历史,它的市区分为老殖民区和新殖民区。

老殖民区是西班牙人留下的建筑,都是西班牙风格的。年代有些久远,又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修缮,这些建筑墙体的本色已经分辨不清,现在基本都是黑的。临街的房子好多没门,只有门洞。窗户都没有玻璃,用黑板条钉着,在一些残缺的板条后面露出一张张古巴人灿烂的笑脸。街上没有门市,摊点,找不到食品店和超市。可见当地的消费水平有多低,连我这最没有商业头脑的人,都看出那么多的商机呀。

随行的司机告诉我们,古巴人一周工作六天,一天五个半小时。一名工程师的月工资是500比索(相当于加拿大2小时的最低工资)。虽然,我不知道这些古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但是,你看到满街的外国游客,就应该有答案了吧。

哈瓦那的街道堪称是二手车的展示地,不知年代,不知国籍的旧车、老爷车应有尽有。他们在路上喘着粗气,冒着黑烟,横冲直撞(没见有交警和交通信号)。整个哈瓦那的上空弥漫着一种不完全燃烧的柴油味。

在老城区有一座牌楼非常醒目,写着《华人街》。正好赶上中午我们想请随行的古巴司机尝尝中国菜。对于不会讲英文,更不会讲西班牙语的我走进华人街我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可是我很快发现哈瓦那的华人街是我见过最简约的华人街。从街头到街尾肯定不足百米,有7、8家华人餐馆,店名都是中国字,可从里面出来的招待员都是不黑不白的古巴人。最后总算找到一家有华人厨师的餐馆,厨师告诉我们,哈瓦那的华人厨师只有他一个。我们的古巴朋友吃完这顿饭感慨:这是他第一次吃中餐,真好吃,以后会带家人来品尝。

哈瓦那的新城区还有一些现代城市的意思,英雄广场是卡斯特罗阅兵的地方,所有的公权机构都集中在这里。民族英雄切·格瓦拉的雕像镶嵌在建筑物上,古巴的国旗在广场高高飘扬。我们问司机为什么没有卡斯特罗的头像,司机告诉说,因为他还健在。在一座好像是英雄纪念碑的建筑物旁,一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活动,见到我们后欢快的跳着,挥动着手叫着。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对外国游客的热情好感。感谢中国的某位伟人,在某地画了一个圈。于是,我也有幸在这做了外国来宾。

当路过一片稍微豪华的民宅时,我们猜测可能是某些权贵的官邸,我们的古巴朋友严肃的告诉我们,这就是普通人的住房,我们古巴人都是平等的。这也是我们在这一路上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我们古巴人是平等的。

他告诉我们一个小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古巴的经济出现了问题,卡斯特罗也想搞经济改革,于是,从美国请来了一位美国前总统卡特。卡特当时问卡斯特罗,你们国家将来是准备一党执政,还是多党执政?卡斯特罗回答说,给我时间,我得问问我的人民。最后公投的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拥护一党制。得知了这个结果卡特就走了,以后再也没来过。此时,我对这些可敬可爱的古巴人民肃然起敬。他们不为物质利益而改变自己,始终快乐幸福的活着。实践了那句话,快乐与金钱无关。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努力的回忆着,回忆我们的父辈们在六、七十年代时,他们也是一样的贫穷,他们快乐吗?他们幸福吗?

在古巴旅游主要内容就是游泳,晒太阳。尤其是从寒冷地带来的游客,希望通过晒太阳把身体里的寒气逼出去,把阳气带进来。第一天还不能晒得太狠,容易损伤内脏,得循序渐进。我们穿的是国内带的连体的泳衣。老外认为那是不合格的,是室内泳池穿的,在这里必须穿比基尼,从海水里出来在躺椅上,晒了前面晒后面,最后把身体所有的裸露部分都均匀的晒成古铜色,他们认为这种颜色代表的是健康,时尚。

看到这种颜色的肤体,我想起了中国著名画家罗中立的一幅油画《父亲》,我想起了那些整日风吹日晒,餐风露宿的农民工。在我的概念里这种颜色代表的是劳累贫穷。想不到差异如此巨大的两个群体,在这里高度的契合了。短短的几天时间,我也变成了古铜色,我对这镜子幸福的看着,怎么看怎么像一位经年劳作的老妪。

幸福的时光总是太匆匆,古巴的日子就要过去了。没有人带着你疲于奔命的浏览一个个刀砍斧凿的人工景区,没有人去给你讲那些连当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的故事传说。完全自由支配你的时间和出行路线。这才是旅游的最高境界——逍遥游。

约上几个至爱亲朋,带上几本心爱的书籍,找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住上几日,远离闹市的喧嚣,抛开红尘的烦恼,把自己交给大自然。看日出日落,听风啸林吼;看潮起潮落,听蛙鸣鸟叫。静静的梳理一下纷繁紊乱的心绪,排解掉庸人俗事,给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我想,这就是我古巴之行最深切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