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编辑发布:jack | 2004-04-23 20:32:19

【星网专讯】坐骨神经痛(Siatica)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坐骨神经由腰4至骶3神经根组成,是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经臀部分布于整个下肢。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按病变部位可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性者主要是椎管内和脊椎病变,远较干性者多见,最常见为腰间盘脱出症,其他如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骶段硬脊膜神经根炎、脊柱骨结核等;干性者主要是椎管外病变,常为腰骶丛和神经干邻近病变,如骶髋关节炎、骶髋关节结核或半脱位、子宫附件炎等。

本病常见于成年人,青壮年多见。其特点为沿坐骨神经径路的典型放射性疼痛。病变多为单侧性。疼痛多位于下背部、臀部,并向股后部、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呈持续性钝痛,并有阵发性加剧,为刀割或烧灼样痛,夜间常加重。行走、活动或牵拉坐骨神经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患者常采取减痛姿势,如患肢微屈并卧向健侧;在仰卧起立时病侧膝关节弯曲;坐下时先是健侧臀部着力;站立时脊柱向患侧方侧凸。

本病属中医“痹症”、“腰痛”和“伤筋”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邪留经络,气血凝滞而致。中药、针灸结合治疗多可取得良好效果。

辨证可分为虚实两大类。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实证有寒湿留着和瘀血阻滞两型;虚证有肝肾两虚和正气不足两型。寒湿留着治以祛寒行湿,温经通络,方用小活络丹加减;瘀血阻滞治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肝肾两虚者治以温肾养肝,散寒除湿,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正气不足治以益肾强腰,通经活络,方用独活寄生汤或四物汤加减。

针灸在急性期效果尤为显著。常循经取穴,按疼痛部位及放射路径,循经选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为腰2–腰5夹脊、秩边、环跳、阳陵泉。足太阳经分部区疼痛加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经分布区疼痛加风市、悬钟、丘墟等。虚寒者加灸疗效更佳。

病例:George,男,30岁,2003年10月20日首诊。以右腿后外侧疼痛3周,加重3天为主诉,由工友搀扶来诊。腿痛,从臀部放射至外踝及足小指,遇寒及劳累则加重。4年前曾有腰部外伤史。平素双脚凉,腰部喜暖。查:右腿E高试验阳性。腰椎旁及腿部坐骨神经走行分布区多个压痛点。舌质淡暗,脉沈紧,两尺脉无力。诊为坐骨神经痛(肾虚兼血瘀),予温肾散寒,通络止痛为治。处方:独活15克、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熟地20克、白芍10克、肉桂10克、茯苓10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延胡索15克,五副,一日一副分二次水煎服。针刺:腰眼、殷门、委中、阳陵泉(均右侧),行龙虎交战手法15分钟,留针20分钟。针后疼痛几乎消失,独自行走离开。隔日又针一次,基本痊愈。同时嘱卧硬板床休息5天,并将汤药服完以巩固疗效。5天后电话随访,已完全康复。

本文由中国传统医学暨养生技术中心 Simon Wei 中医主治医师供稿,咨询电话:416-531-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