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市议会的新起点

编辑发布:咚君 | 2018-11-01 18:12:20

【星网专讯】(星星生活专栏作者余若扬)今年的市选已经尘埃落定。和安省其它各大、中、小城市比较起来,多伦多今年的选举显得特别,因为多市议会延续多年的规模,今年突遭差不多腰斩,从下个月起开始的新议会,就将以25名议员的构架运行。

盘点新一届的议会,左派舆论颇为感慨:基本没有反映多伦多的现实情况。多伦多有色人种已经达到51%,女性自然也是差不多一半,但新选出来的议会,女议员只有8人,而非白人的议员仅4个。此外,新面孔也只有4张。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讲,华人社区新添市议员封赖桂霞,就多市议会而言,也算一个突破。因为她在多市议会的出现,和上述3个方面都沾了边:女性、非白人,新面孔。

从华人社区来说,议会内的华裔议员总数不变。她代替了前多市议员李振光。不过,封赖氏不但英语流利,而且讲国、粤语,华人的特色更加明显。之前,只有邹至蕙是讲广东话的,目前其他华裔议员,主要都讲英文。

不过诚如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多伦多第23选区,士嘉堡北,封赖氏和迟月的竞逐,就是区内的主流之战了。笔者要强调此点,也是事出有因。因为就在选举前,此间一张英文报纸,对各个选区的候选人表态,居然绕过封赖桂霞和迟月,而另外支持了一个后来仅取得区内第3名的候选人。回想起来,至今仍让人觉得有些不爽。似乎有的人对于华人社区的政治代表,视若罔闻。

多市议会规模减到25席,究竟能否起到提高效率、节省费用的初衷,需要时间来告诉人们。仔细想起来,过往20多年,两次保守党政府上台,都对多市议会动了手脚。上次夏理斯将原来的六市合并,建成现在的多伦多。那时1998年左右的旧事,左派也是上街、上法庭,大闹天下。但今天回顾,人们似乎都觉得合并是件好事。因为毕竟多伦多成为北美第2大都市,名声在外,也为加拿大争了口气。对于议会缩小规模,迄今有过两次民意调查。结果都是支持精兵简政的。

省长福特宣布将多市议会规模缩小时,左翼阵营一片反对。其中有些人建议,福特此举是针对多市中区的左派势力。但竞选结果,中区的左派大将,几乎全部过关。年轻左派议员,没有一个下台的。其中2人周凯捷(Joe Cressy)和麦克林顿(Mike Layton)在扩大的选区,没有遭遇其他现任的议员,轻松连任。

唯一落马的左派,是老将米哈维。他服务多市27年,被中年左派马特洛击败。马特洛在过往在议会内迭次提出动议,要求重启士嘉堡地铁的讨论。庄德利甚为不满。所以市选后期,他也来到该选区,表态支持米哈维。没想到米氏还是输了。米氏后来解释说,他之所以战败,因为新选区内,他的老区所占的比重较对手为少。

怡陶碧谷是福特家族的据点。那里多个选区内都有现任议员之间的互相“残杀”,但福特的妹妹的儿子,麦克福特,以及原来怡陶碧谷市长霍利戴的儿子小霍,都顺利胜出。他们当然是右翼年轻政客。所以此次市选结束,无论左、右派都为各自保存了“革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