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社会面临的考验

编辑发布:jack | 2021-07-21 17:42:27

【星网专讯】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加拿大一直标榜它是个多元化社会的典范,不同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和谐相处。全国有三千多万人口,除了由原住民及欧洲大陆殖民者组成之外,其他都是由北美洲以外的地区迁徙过来的。每个不同族群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不会受到干扰或歧视,甚至能够拥有双重国籍。

不同族裔的加拿大人对能够保留自己的文化都感到满意。不过,英语被广泛使用是由于殖民时代开始的,根深蒂固,独立后再由宪法规定成为官方语言,与法文分享这个特殊地位。

缺乏英法双语能力的人,纵使有志从政,也很难有机会在联邦政府架构中担任比较重要的角色。记忆所及,连续几任总理及总督都是掌握英法双语的“精英”。虽然如此,似乎没有人对此“规定”提出异议,而且默然接受了。

除了在政坛上享受特殊地位之外,英语在商业社会中也受到重视,连法语都要靠边站,其他语言更难以相提并论。中文和其他非主流语言很快就会跟随第一代移民老去或逝去而变得式微,由英语或法语取代。原住民的母语也逃不过这个命运,普及性越来越低。英语的强势变得更显著,多元文化社会将会失去它原有的特色,语言一体化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一个族裔失去了使用母语的能力之后,将会很容易受到异族的同化。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文字作为媒介。懂中文才可看懂使用中文记载的历史,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不尽不实,不看也罢。了解历史才懂得追源溯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华人在春节时将街道及店铺粉饰一下,举办一些应节活动,端午节扒扒龙舟,中秋节尝尝月饼,象征意义多于实际作用,不会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认识及对中国的归属感。在加拿大出生的炎黄子孙,对中国文化愈来愈感到陌生,最终会变成“黄皮白心”的另一品种。

其他少数族裔的命运与华裔也没有显著的区别,很多原住民连姓名都洋化了。从加勒比海来的非裔移民,除肤色不变之外,他们沟通用的是英语或法语,与原来的文化愈走愈远。每年举办盛大的加勒比海民族嘉年华会,锣鼓喧天,声势浩大,但热闹过后又回复一片平静。他们的社会结构非常松散,容易遭受主流文化的蚕食。

促进多元文化只是一个有利用价值的口号,口惠实不致。闻说“孔子学院”在美国受到质疑是中国政府的宣传机构,开始遭受打压,如果这股风暴吹到加拿大,宣扬中国文化的活动将会受到约束。早年华工的血泪史与后来加之华人移民身上的人头税仍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崛起引起西方社会的不安,生出反华情绪,并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变本加厉,使旅居加拿大的华人感到忧虑,对“和谐”的多元化社会产生疑问。

原住民的地位虽然在近年有所改善,但他们居住的地方仍旧远离主要经济区的北大方,大半年以上过着冰封的日子。他们本来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翁,今天却成为被边缘化的一群,这样的多元化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亳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