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也要明算账?

编辑发布:jack | 2006-02-13 23:41:17

【星网专讯】“噢,对不起,我忘带钱包了。”一天晚上,当我们在一家饭馆就餐的时候,一位朋友对她丈夫说。他回答道:“别担心,我会为我们俩买单的。”当时我默默地想,你还挺大方的!可随后她说:“谢谢,明天我会还你。”当时我差点儿从椅子上掉下去。

这个世界上的夫妇似乎分为两类:一类是把钱放到一块花,另一类则是在钱的问题上分得一清二楚――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与旁人无干。但是,人总是对别人的财务安排特别感兴趣。在我看来,拥有各自独立的账户、彼此在财务方面保持独立的已婚夫妇夫妻简直是奇怪得不能再奇怪了。

我们前面提到的在餐馆的那对夫妇,共同拥有几个孩子和一处房产,除了银行账户以外,他们似乎在任何方面都完全是一体的。然而,比账户分开还要过分的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合并过账户。 从结婚起,他们就协商决定,保留各自单身期间的账户。一个人负责日常采购、家庭花销和孩子们的衣服,而另一个负责还房贷及家庭度假支出。

他们都是自雇者(self-employed)。双方都不清楚对方有多少钱或是花了多少钱。如果其中一人挣钱了或是手头紧了,也不会让对方知道。他们一起吃、一起住,但见鬼的是,还像纯粹的商业伙伴那样欠彼此的钱。这太离谱了吧?而且,这对夫妇还觉得,像我和我先生这种夫妻太另类了――居然把每个账户都完全并在一起,而且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我和我先生也同样是自雇者。但我们很自然地赚的所有钱都放到一起,结婚13年来,从没算过各自投入的数目。至于谁对家庭收支贡献的多寡,并不重要也毫不相关。在我们看来,这完全合乎情理,因为我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也就是共同维持我们的家庭。

无论日子好坏,我们都携手度过。任何其他方式都行不通。至少在我心目中,彼此在财务上独立,将意味着双方在情感方面缺乏承诺与信任。而欠对方钱的想法更是显得疏远和冷淡,与婚姻――或者倒不如说与我们的婚姻理念格格不入。在金钱方面,我们之间不争谁说了算,这也许是件幸运的事。此外,我们在家庭支出的优先次序方面意见也比较一致,而且两人都不奢侈。

因此,我们从来没有为钱的问题发生过争执。对我们而言,把钱放在一起花似乎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为对方购买礼物的时候。但这只是小事情。即使从严格意义上讲,收礼人和送礼人都要为礼物付钱,但挑选礼物还是需要花费一番心思的。实际上,我们认为这是(家庭)财务管理最好也最为实用的方式,但有很多人完全不同意这一点,有些人甚至一点也不赞成。

甚至连我母亲都不能理解我。她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而不必向老伴解释任何奢侈消费的合理性。我的解释是,自己并没有很多奢侈消费,即便有,也无须向我先生作出解释。我购物时丈夫都不在身边。我也从未质疑过他的支出情况。

夫妻确实要一起处理钱的问题,难道这理由还不够吗?“多数情况下,我们确实一起处理钱的问题,”一位名叫大卫的男士对我说,“但我们双方都认为有必要保留一些独立性。尽管已经结婚,但我们仍然有各自的需求。比如说,出于工作原因,我需要购买一些昂贵的设备,但我觉得没有理由让妻子也为此拿出她的收入。”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如果我们其中一人需要购买什么昂贵物品,两人合力购买会更好。但大卫的妻子却有不同意见。她表示,她的独立感 “特别强烈”。她说,“我和丈夫都分担了不少的高额生活成本。我们都肩负着很大的责任,但我强烈认为,如果有余力的话,我会一时兴起用自己的收入购买一幅画或者一双昂贵的鞋子。凭什么也要他为这些东西付钱呢?”

“此外,除了共同支付的每月基本开支,我也不想让他知道我的额外支出数目。他会认真查看我们的共同(家庭)账户,我们不会讨论各自的收入。如果其中一人遇上了资金紧张,我们当然会帮助对方,但这种情况很罕见。而且,如果借钱的话,我们通常会把钱还给对方。”

自从决定对这一敏感话题进行研究,我已经与数对夫妇进行过交流。他们的处理方式都很独特,有时甚至相当古怪。有些不工作、从事兼职工作或者收入比丈夫少的女士(都是通情达理的智慧型女性),她们会接受丈夫的补贴,并且谨小慎微地防止开支超出预算或索要更多生活费,而她们对此很满意。

一位女士为了购买一些她知道丈夫永远不会同意购买的东西,自己开了一个“小金库”,之后她还必须让自己购买的物品不被丈夫发觉。在2006年,在这样一个发达的社会,竟然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不可思议!然而这种安排对她们很管用。

既然如此,我有什么资格对此表示质疑或惊讶呢?――特别是在如此之多的人对我的安排方式也表示怀疑和蔑视的情况下。

(节选自英国《金融时报》作者/坎迪达・克鲁(Candida Crewe) ,译者/牛薇 梁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