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联系人再添两位逝者——清明节的遐思

编辑发布:jack | 2021-04-05 15:55:59

【星网专讯】(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夏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古诗的描写依然契合现代人的感受。家乡的清明总是飘着乍暖还寒的雨,让人愁思平添几许。风俗是清明节前三后四(指日子)要拜祭故去的亲人。

那些天墓园是忙碌的,到处都是晃动的人影。天气却是添乱的,不是细雨就是大雨要么阵雨,乍现的阳光又会很燥热,而且也改变不了脚下的泥泞。那些天的情绪也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思念而低落。

我不晓得北美是否有类似清明的节日,但气侯的确大不相同,这里没有缠绵的雨,北美天气的变化仿佛过山车一般穿越,经常是雨伞还没有来得及收起,天边已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这里的墓园也不像国内的那么集中,不经意一抬头,某个教堂的前庭后院修整得很漂亮的草地上就耸立着几个墓碑。这样大约拜祭也就没有那么拥挤。

我经常好奇外国人对生死看得平淡的原因,或者其中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把死亡以很平静的日常展现出来造成的,这些随处可见的日常造成了他们对生死比较淡然超然的态度。

我出生在中国缺乏死亡教育的时代,对于身边的人离去,总是难于接受,而命运却仿佛故意捉弄似的,我的生活里已经历太多的无常离去。那感觉就像在心上挖了大小深浅不一再也无法填补的坑。

2020年我微信通讯录里又添加了两位永远不会有回复的联系人。一位是蔚蓝先生,我想这应该是他的笔名。我和他同在北美作协交流群。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他的笔名和我挚友的名字谐音,我觉得挺巧合的,因此记住了他。

后来有一期作协在《侨报》上的专栏《东西》同时刊发了我的小说和他的散文。他因此添加了我为联系人,慢慢得知他应该是和我父母年纪相仿的老人。有时他看到我发表了什么或是得奖了,他总是让我单独发稿子给他看,然后不遗余力地鼓励我。他也分享一些他的作品和令他开心和骄傲的事情。

微信上最后停留在他发的视频,他的外孙接受电视台采访的视频。收到他离去的消息是在群信息里,说是因为新冠肺炎。我愕然心情也黯然,却不知该向谁到哪里去表达哀思。依稀记住了美华作家枫雨写他的纪念文第一句:他并不想死……

可是生死并不由我们操纵。另一位消逝的常约瑟先生,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我是随时会死的人。我和他交道多一些,跟随大家一起唤他常大哥。那时编辑公众号,他有时会发他的散文过来。只是我这个菜鸟编辑,没有专业地学习过,所以出来效果屡屡不好,他很耐心也很友好地等我更改。他的文章总是点击赞赏很多,每次我把留言转给他,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道谢。

渐渐地我从文章里得知他家族的故事就是一部风云变换史,他已经患癌十年有余,但他依然乐观坚强,着实令人敬佩。后来他跟我提到想把这些年患癌的经历和感受出版,我请他附稿子过来,一定尽力而为。稿子发过来差不多是两年后,他是在医院签的出版合同。书出来后他非常开心,一直说:“这应该是我有生之年唯一正式出版的书。”我笑言:“后面还会接踵而来的。”

我说的是真心话,因为曾经和常大哥语音通话,感觉他讲话精神气十足,而且这么多年这么多磨难他都安然而过,后面的事情谁知道上帝的安排呢?可是一语成谶,他还是悄然离去了。在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日子。虽然意料之中,心中却挥之不去难过。

我不晓得天堂是否真地存在?也不懂得如何发送信息才可以让这些离去的灵魂接收到,只是那些感概和无奈会在心头慢慢浮起,尤其是这种纪念的节日和天气的到来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