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西方思维污染的人

编辑发布:jack | 2019-03-05 15:26:39

【星网专讯】(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Glen是众多同事中在我退休后仍与我保持联系的一个。大家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95年同事们为我举行的送别会上。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竟然便是二十多个年头了。

他是出口部的助理,当年二十岁出头,大学毕业不久,未婚,蓄短发,性格开朗。我对他的认识大概仅止于此,但印象深刻。

休退后我移民到加拿大,他不久也离开了公司并移民到英国去,在曼彻斯特定居。

互联网在二十多年前并不流行,通讯只靠书信来往或电文传真,不像今天这么方便。我们失去了联络很多年,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这个人。

互联网普及后,大家可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和以往的朋友及同事再度接触起来,Glen很快也出现在我的通讯网络系统上。除了互通消息,我们也将一些生活杂记之类的短文通过互联网或登上博客(blog)传出去与朋友分享。Glen很喜欢将他的家庭趣事以闲话家常的语气下笔,情真意切,引人入胜;他对与父母亲关系的描述充满慈爱与温馨,动人心弦;他对妻子情深似海,对女儿关爱有加,不愧为一个好丈夫与慈父。

我很喜欢重视家庭的人,所以和Glen接触愈来愈多起来。他到英国后,并非事事如意。曾经开过餐馆,虽亲力亲为,但仍一败涂地。饮食业的经验有助于后来的啤酒分销生意,加上苦心经营,并得到客户的支持,终于站稳了脚。他没有被工作压力压倒,今天仍充满活力,谈笑风生,保持一贯开朗的性格。

Glen和妻子是同学,一见钟情。现已有三个女儿,长女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两个幼女仍念中学。

在英国生活了二十多年,Glen没有习上半点洋气,仍念念不忘早年在香港所过的好日子,思乡情绪愈来愈重。他虽然没有落叶归根的打算,但希望三个女儿不要与东方文化完全割断。他曾带领她们到香港及东南亚旅游,让她们接触一下东方之风土人情,引起她们的兴趣,从而产生出一些亲切感来。

Glen计划年初与妻子到马来西亚旅游,实地观察吉隆坡的房市与生活状况。假设条件适合的话,或可考虑置业,作为退休后的第二居所,但仍保留曼彻斯特的故居。这与我多年前的想法不约而同,只不过没有付诸实施而已。

在葡萄牙南方度假时,尝试邀请Glen和妻子前来会面,果不其然,他们一下子便答应了,使我喜出望外。后来因他的妻子有要事不便出门,只由Glen独自前来。

二十多年过去了,Glen仍风辨依然,他昂首阔步从机场乘客出口通道走出来,我趋前迎接他。

时间没有令我对他产生任何的疏离感,大概是互联网发挥的作用吧!虽然如此,他的出现仍使我感到他乡遇故知及久别重逢之珍贵。

Glen很爽快,当话匣子打开后,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我比他年长二十一岁,但没有任何代沟的存在,而且思维很接近。他在英国受高等教育,在此奋斗了二十多年,但没有受到英国文化的同化,对利弊分辨得很清楚,半点也不含糊;对盲目崇英之流,不屑一顾。对当年移民的决定开始质疑,并感到有点草率,虽不至于后悔,但必须指引下一代好好认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从善如流。

Glen来去匆匆,不足二十四小时便离开,赶回去处理他的业务,但答应会去多伦多探望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