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备战应对第二波 小女撰文上《星》报

编辑发布:jack | 2020-08-04 13:57:24

【星网专讯】(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多伦多媒体中有三颗星,一个是老牌的中文媒体《星岛日报》,一个是根植于移民生活的《星星生活》周刊,还有一颗星是英文媒体《星》报–The Star,“星”光闪烁,中西文交相辉映。

最近小女的一篇文章《药物短缺危及众重症病人》登上了多伦多星报The Star,反映她在本次旷世大疫第一线临床救治中所觉察到的各医院危急药品有所短缺的不足,进而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在可能卷土重来的第二波新冠攻势之前加紧备战贮存好“弹药”,以抵御应付病毒的再次袭击。现将她的小文翻译如下:

我被传呼进ICU病房,诊察一位60岁的男病人,他是在邮轮上不幸染疫的,病情很快恶化,肺功能衰竭,需要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并且使用止痛、镇静剂等辅助治疗。

两周后,他继发了细菌性感染,喘气愈发费劲,遂给以输液加抗生素和镇静剂等。又过了半个月,其状况总算稳定下来,惟历经了月余的ICU内抢救折腾,体质虚弱,精神也恍惚错乱;被转回先前的医院,再移至康复中心疗养。尽管命是保住了,但他的生活从此不复从前。

作为一名加护医学专科的受训医师,我近四个月一直泡在ICU中接触重症的新冠患者。忧虑潜在的第二波疫情迫近,我深深关切目前的药物短缺状况,或会危及到大部分危重症者的幸存。

药剂师们虽然熟悉了解药品的供应链,并在快速适应短期接获缺药的通知现状,但都束手无奈。缩紧和保守的措施正在实行,可是替代药物有较大的风险导致肾脏损害,以及影响正在应变的医院的预算等。

我吃惊加拿大的国内药供网如此陈旧、难以预计,因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镇静剂等的匮乏等若是持续下去,将会扩及到其它多种类别的救急药物,故而眼下亟需一个彻底的纾解方案。

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某些举措,分阶段地与药厂沟通研讨对策,设立了Drugshortagecanada.ca网站、制药商主委会机构等,但近十年的一直供不应求说明奏效甚微,并未有真正的具体行动作为。

身为危急药物联盟的成员,我希望官府必须承诺做出切实的保证,以更加透明的清单列出危急抢救药品,备齐储存于国家紧急战略物资库中。目前有预测新冠病毒可能会持续一年以上,这将严峻考验着我们的医疗体系,此举不失为较有效的应战方式之一。

政府还必须出手帮助制药界,毕竟本国有着此行业的不俗历史:曾经为世界级的胰岛素工厂,本土生产出的海量商品供应全球。无疑我们将仍会如此的,只不过需要政治方面的决策。

如果我们不加以迅速对应,那将会在造价上付出远超呼吸机的需求、及对镇静剂过量依赖的代价。因为用在新冠治疗的越多,其他危重症病人所需得的就越少。

当时我阅毕报文,第一感受就是女儿更成熟了,不仅努力操好一己医业,还不忘关心国事大局,主动在主流媒体上发音诉求。第二感觉就是对于四岁即出国的她来说,挺难保持母语完好,但英文却顺手成章没问题,于撰业务论著之余,写投散文在洋报章上,很不错,生活益有情趣。

我惭愧自己作为移一代,英文只够职场上用,虽有学术著述多刊登在美英医学杂志,但普通随笔远不及汉语写作来的应手得心,纵然生活于斯已逾廿载,故只能囿于中文报纸上弄墨挥洒。

缘此,极期盼那些英语了得的第一、二代移民,不妨尝以洋码著稿投书到本埠主流报章,反映华圈的生活诸事,这样便令各个族裔的人均能了解国人的心声与视角;同样的文章,反响与影响面更广大些,亦算为国与社会多做了点贡献,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