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十五年)我陪儿子学击剑

编辑发布:jack | 2016-09-28 07:31:53

【星网专讯】


(李华华与儿子在多伦多一击剑俱乐部合影)

(星星生活特稿/李华华)一直以为,人生在世生儿育女是天经地义、顺其自然的事。当真为人父母时,才知道养儿育女是一件多么艰难复杂的浩大工程。甚至可以用毕生豪赌来形容亦不为过。

运气好的父母,孩子从小就在掌声与赞美中成长,最后达到父母的心愿,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运气一般的父母,孩子平淡无奇,没有大喜大悲。运气不好的父母就惨了,伤残痴呆已不幸,万一生个逆子悖女,那简直是父母一生的灾难。

是什么决定父母的运气?又是什么决定孩子的未来?我的答案是“性格”。是性格决定命运。

命运如同湍急河流上的一叶扁舟,性格则是唯一的舵手。一个人的性格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事业成功与否,家庭生活幸福与否,人际关系良好与否。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并不太关注,认为孩子还小,性格好坏,无碍大局,只要学习好,分数亮眼,就可高枕无忧。当孩子渐渐长大,不良性格显现无遗,这才如梦初醒,想改变已成定局。最后只好在叹息遗憾中无奈地随他(她)去吧。

自儿子生下来后,和其他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成了我们夫妻最大的心愿。我们不亦乐乎的为他忙碌着,移民、上私立学校、钢琴、篮球、游泳、各种补习班,只要他想学什么,我们不计成本都给与满足。当我们用罄浑身解数,以致到了精疲力竭的时候,儿子的回报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儿子当然也不快乐。

看见身边的一些朋友,因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由于经济压力大,让孩子学更多的才艺课,几乎是一种奢望。可孩子却表现的乐观独立,各方面成绩优秀突出。我困惑不解,尽管我也认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至理名言,但是,给孩子创造好条件难道也是错的吗?看了许多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后,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拥有健全的性格才是至关重要的。

儿子不属于多才多艺、凡事都争强好胜的人。他心地善良、性格温和内向、不喜欢参与竞争和对抗性强的活动。最糟糕的是一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干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可谓一暴十寒。这样的个性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竞争?尽管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居住在标榜尊重人权的西方国家。但现实生活中,弱肉强食的悲剧时有耳闻,怕竞争就意味着淘汰。

这并非危言耸听,我必须要改进儿子怕失败,惊对抗的性格弱点。他需要失败的洗礼,需要体验与强手对决的过程。首先取消他不喜欢的才艺课,集中精力学一门,我们决定让儿子学习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击剑。

击剑运动是一项发源于欧洲的传统运动,是古代欧洲战争中,一种兵器演变而成的剑。击剑运动所要求的反应速度、对抗强度是奥运会28个项目中最高的。它不像羽毛球隔个网,乒乓球隔个台,它是身体直接接触进行对抗比赛。击剑场地长14米,宽两米。如果你胆小后退,退出底线就罚失一分。如果你不敢进攻,就会沦为活靶任对手宰刺。另外,击剑不仅是一项古老的贵族运动,同时还被评为当今世界,最具现代时尚流行指数的运动。

就这样,为了弥补改善儿子性格中的缺憾,我们一家开始了比以往更艰辛的习剑长征。因为击剑俱乐部在北约克区,我们住在宾顿市,每次去学剑我要开车单程一个半小时(堵车)。为陪儿子学击剑,我不顾旧伤重操旧业,在击剑俱乐部当教练。

儿子起初学的时候不敢上场,我就鼓励他能站在剑道上就是胜利。上场后微弱被动节节后退不敢出手,还是妹妹的一句话:“哥哥为什么总被人刺?”才激起了他男儿血性。他不再后退,脚跟站稳,开始一步一步的向前……

每次训练完回家,早已是夜色朦胧,繁星高挂。我常利用开车回家的路上,不厌其烦的讲诉我的击剑“革命”历史,告诉他人生如击剑赛场,不到最后一分钟决不言输。裁判没喊停继续刺,有时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面对强手,打不赢对手也要对方出身汗。

自儿子学击剑后,他心理状态明显有进步。他稚嫩的身躯开始逐渐强壮,人也开始变的开朗起来。他常在电话中与朋友分享学击剑的乐趣,时不时在西人同学面前秀两下。他还不无遗憾地向我流露为何没早两年学击剑。

是啊,为何早没让他学击剑?都怪自己思维狭窄,看问题不够深远。前几年曾带他回中国学几天击剑,看他不是击剑运动员的坯子,就放弃对他的培养。如果当初自己不墨守成规,不用专业眼光挑剔,坚持到底。情况可能会大为改观。

培养孩子的健全性格,永远都不嫌晚。我不仅继续陪儿子练击剑,过两年还要陪女儿学击剑。尽管明知女儿不太可能成为击剑高手,那有何妨。练习击剑能磨炼好的性格,又能强身健体,那就是最大的收获。因为,健全的个性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家庭幸福的根基、人际关系良好的基石。

(编者注:李华华为原中国女子击剑队成员,第十届亚运会(1986・汉城)女子花剑冠军得主,现在多伦多一间击剑俱乐部担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