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自己拿主意的机会

编辑发布:jack | 2021-10-13 13:27:16

【星网专讯】(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素净)从足球俱乐部回来的路上小女就叫肚子饿,喊着要吃麦当劳。我一想,与其回家手忙脚乱准备晚饭还不如买个现成,她爱吃,我也省事。

到了店里,我习惯地问了她一句:“想吃什么?”小姑娘兴高采烈地作答:“炸鸡块、薯条和可乐!”“不行!鸡块和薯条都是炸的,不健康又会上火,改吃汉堡和沙拉好了!可乐也不行,太甜,改喝牛奶!”

小姑娘觉得委屈又不甘心,“那我就喝巧克力奶。”“那也不行!牙医说了还是纯牛奶更好些,少糖,对牙齿好!”小女在我的强烈反对下只好“无条件投降”,起初那一份满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早已荡然无存。

后来,我也觉得自己过分了一点。不就是吃一份快餐嘛,又不是天天吃,这样严格的要求把小姑娘原先的小主意全都给否定掉了,不但扫了兴还打击了她小小的自信心。

我难道不是一个一直都想培养女儿学会自己拿主意、学会自己承担后果的妈妈吗,怎么到了这一刻我又要指手画脚了呢?我当然可以说这是在教育她,是为了她好,可是,有时候连自己不是也想吃些薯条喝些可乐过瘾一下的吗,也不至于导致什么身体健康的问题呀。

自我检讨完毕后,不免又让我想到了我在加拿大童子军当领队时经历过的一些小故事。

在童子军的最低年龄组群(5-7岁)里,有一个外展活动项目叫做sleepover(在外过夜),主要目的是给首次加入童子军的新队员们一个独自在外过夜的锻炼机会,好让他们提前适应春季露营的经历。因此,在接受报名时我们对首次参加活动的队员会给予优先考虑。

不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新队员们往往很少主动报名。这倒不是队员们不想参加,其实sleepover对加拿大孩子来说是一件最有吸引力的事了,主要还是父母不放心。大多数父母都不会顾及孩子们的自愿要求,更不会主动花点时间去了解我们对该项目所采取的监督和引导方法,一句“还没有准备好,下次吧。”作为理由而拒之。

有一个例子。丽莎今年五岁,特别想参加活动,但是妈妈不让,理由还是那一句“她还没准备好,晚上睡觉还要找我呢。”最终在听完跟她相熟的领队的解释后才答应让女儿一试。

到了活动当晚,当妈妈把丽莎送过来时她果真没有准备好,早已哭成了泪人,妈妈一脸无辜地看着我们两个领队,仿佛在说:“你们看,我说她没有准备好的吧?”好说歹说,丽莎在我们的劝导下终于放开了妈妈的手。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和丽莎的妈妈一样想知道丽莎是否闹腾了一个晚上吧,答案是截然相反的。由于我们给队员们设计了一系列符合队员年龄、多样有趣的节目,孩子们玩得极其开心,而丽莎早已把妈妈抛在了脑后,竟然成了当晚玩得最兴奋的队员,简直是让我大跌眼镜。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队员的妈妈是我的好朋友,孩子想参加活动,妈妈也给予支持。不料,活动的前一天小男孩突然开始紧张了起来,独自在外过夜的忧虑占据了小脑海,只是好奇心又让他不愿改变主意,他就在家里凭着想像画了一张如何在半夜里从营地逃跑的地图,以做后备。

同样地,当妈妈把他送过来时他就开始大哭大闹想临时改变主意。妈妈坚持初衷,放下孩子后扭头就走,把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处理。

我把小队员领进室内时他还在哭,但是哭声已明显减弱,因为他看到了里面有打球的、抓迷藏的、玩游戏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根本就没有人理会他的哭声。

他跟着被眼前的这一派热闹情景给吸引住了,一双小手虽然把我抓得紧紧的,双眼却四处张望。我把他领到了他喜欢玩的项目前,再由其他的领队把他带入到活动当中去。

当晚,这位小男生也跟丽莎一样忘掉了父母的温暖,忘掉了那张逃跑地图,全心全意地参与其中。

第二天的早餐当然是跟家里常吃到的完全不一样,不但可口,“笑脸”土豆饼曾一度让他停不住口。到了春令营报名时,小男生跟父母说:“我一定要参加,我还想吃笑脸土豆饼!”

一转眼,我家小女已经是七年级了。今早送她上学,突然听到她在后座大叫:“哎呀,我忘记穿橙色衣服了,今天可是和解日呢!”我给她选择:第一,掉头回家拿衣服,那你上学肯定迟到;第二,先把你送到到学校,再等妈咪回家帮你把衣服送到学校去。你自己拿主意吧。

她想了想,有点泄气地说:“不要回去了,也不用送衣服到学校,错过了就错过了,我下次注意就行了。”

我也无所谓,每个人的一时选择难说对错,这是女儿自己的主意,冷暖自知,为何不尊重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