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财富办大事

编辑发布:jack | 2007-02-21 19:04:47

【星网专讯】在治理国家经济过程中,中国著名文职国务活动家陈云有警句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句名言被中国作为即搞好建设又照顾国计民生的经济大原则使用了几十年,实践证明此立论正确。抛开国之大事不论,家之小事同样如此。个人的收益,无论积极或是被动,全部吃光,则无法形成积累办大事;反之全部存起来,生活质量必定下降。

在中国关中农村,每位成年男人必须完成三件大事――盖房、娶媳(娶儿媳)、割方(做棺材),到了中老年,若这几件事情尚未完成将被人嗤笑。移民加拿大同样面临着三件大事――买房、供子女上学、准备退休。实际上,无论命运把人抛向何方,大家都有相同的人生轨迹。关中的“盖房、娶媳”可以和加拿大的“买房、供子女上学”划等号,为人生的中期财务目标;而“割方”可与“准备退休”划等号,属完成远期财务目标,是为老有所养作的准备。

聚集财富,其手段是聚集,而目的在于财富。上段所提三件大事,除非博采中得大奖,很难在几月或几年内依靠固定收入实现。因此个人理财过程中出现吃饭和建设问题。在吃饱的前提下必须抓紧建设,否则依靠有限的固定月入,很难完成盖房、娶媳、割方重任。因此,从表象上看,不积累是不成的。

除去收入有限外,通货膨胀才是积累的深层原因,它杀人不见血,明目张胆地侵蚀着人们的财富。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测算,2003年65岁以上老人维持正常生活的年支持为46000元左右。但是当通货膨胀率为2%时,25年后46000元约等于如今的28000元,缩水幅度39%;若通涨率为3%时,约为22000元,缩水幅度为52%;当通涨率为升值4%时,约为17000元,缩水幅度高达63%。

另据加拿大统计局,加拿大银行等机构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40年里,70年代的平均通胀为7.6%,80年代的平均通胀为6.2%,90年代的平均通涨率降至2.1%,2000年至今的平均通胀率有所抬头,已超过2.5%。一个人无论是25岁刚刚就业,或是45岁已完成中期财务目标,为了实现新的梦想,都必须克己奉减,积累财富,安排20-25年后的远景财务目标。

人称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通胀虽侵蚀财富,但投资收益可化解通胀,保证资金净现值不变,不失为挡兵、屯水之利器。为了最有效地抵御通胀,投资者不妨将自己用于建设的资金分为长、中、短三个范畴。长者投资于为退休养老专门定做的RRSP计划,RRSP不但可为退休生活锦上添花,而且可以降低眼前的税务负担。对退休储蓄计划各路诸侯有很多高见,在此不予赘述。本文仅就中、短投资抛砖引玉。

短期投资应注重没有时间限制的保证收益存单,或称大额存单。目前市场上有年息达3.85%,不受存期限限制、可以随时存取、每月计息一次、利息滚入本金的品种。投资者的工资收入在扣除正常支出后,可将剩余部分每两周或一个月通过授权转款方式,向此类储蓄账户转款一次。在现行通胀水平下,进入账户的资金既足以抵御资金缩水,又不影响其它支付,一旦有需要可以随时动用。如果没有需要,即让其滚动增值,但超过一定份额后,如超过千元时即可考虑将其转往中期投资。

中期投资指期限为3-5年投资行为。当储蓄账户中的资金超过一定水平之后,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将其转移到互惠基金上。尽管互惠基金对投资期限要求,以收取罚金作为筹码限制随意退出,同时收取一定管理费用,但是不容置疑,在专业基金经理的打理下,互惠基金收益高于保证收益存单和银行存款,有些优质基金收益可达很高境界。有一点须提醒人们注意,加入基金时以选择后期付费方式为宜,并考虑使用低蓄存期。这样做在2-3年期限内如有资金用向,不必支付过高费用,投资期限一旦超过3年以上,或可免除所有退出罚款。

如果以上述简单方法处理自己暂时不用的资金,保证经过3-5年投资者可以得到比预期水平高的收益。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最简单的,只不过人们不希得用罢了,从而丧失诸多机会。

(马惠明,经济学硕士、Keybase公司金融顾问,电话:416-735-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