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溘然长逝

编辑发布:jack | 2003-12-28 07:33:05

【星网专讯】(星星生活综合讯)27日凌晨1时35分,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因患肝病导致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在北京协和医院辞世,享年74岁。

**后事从简

据北京晚报报道,英老已卧病在床已将近10年,医院多次报过病危。住院养病期间,他曾多次对自己的身后事做出安排,他不止一次地向自己的亲人表示,将来不要为自己举办任何追悼活动,一切从简。英若诚先生的侄子英宁透露,他们会尊重老爷子的遗愿,目前并没有举行追悼活动的计划,只打算家里的亲人聚在一起,伴着老爷子生前最喜欢听的莫扎特的《安魂曲》,为他再送上一程。

新京报记者从英若诚先生之子英达身边的工作人员处获悉,英若诚先生的亲属目前还没有向媒体正式发布英老去世的消息,大家都沉浸在亲人离世的悲痛之中。


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老北/Photocome)

英若诚,1929年6月21日生于北京。满族。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后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82年应邀任美国密苏里大学戏剧系教授,后聘为终身教授。他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英若诚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他长期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几十年来曾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而且,英若诚先生还讲得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在翻译领域有巨大的成就。他对中外戏剧交流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名门虎子

英若诚出身于北京的一个世家。祖父英敛之是《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的创始人,父亲英千里是著名的翻译家。

在家庭的熏陶下,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英若诚就接触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萧伯纳等西方戏剧名家的作品,他还翻译了爱森斯坦的《电影感》,其译笔深得当时清华大学教授、外国文学专家王佐良的赞赏。之后,王佐良教授邀请英若诚合办了一份校园英文杂志。教授与学生合办杂志一事,成了清华园中一段佳话。

**大师门生

1950年,英若诚被分配到人艺工作。同一年,人艺排演了老舍的《龙须沟》。风华正茂的英若诚,从此成了“老舍迷”,他曾自言老舍和曹禺既是自己的挚友,又是自己尊敬的师长。老舍的剧作,如《茶馆》、《女店员》等,他都力争担任角色。每一次演出,都用他的智慧把角色演得十分逼真。1958年老舍看了《茶馆》的第一次演出后,十分高兴地说:“英若诚演的那个刘麻子,比我剧本写的还形象十倍。”

**名扬海外

英若诚在大银幕上最知名的演出要算《末代皇帝》。流利的英语,精湛的演技,使得他得到了很多出演国外影视剧的邀请,而这一切都开始于1982年中意合拍的电视片《马可・波罗》。当时,外方导演在挑选演员时,提出剧中的忽必烈必须挑一个身材高大、懂英语、熟悉历史、演技高超的中国演员来扮演。导演谢铁骊推荐了英若诚。结果英老的表演获得了导演和国外演员的一致好评,最后他获得了第22届意大利电视大奖的“最佳男演员奖”。因为他对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英若诚曾获得过许多国外的文化奖项。1983年因他在美国排演曹禺的《家》获得全美第15届大学戏剧节的导演奖;1998年荣获了菲律宾马格赛赛基金会当年度新闻、文学、创作性交流奖。

**文化大使

进入人艺后,英若诚陆续翻译出版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以及《咖啡店的政客》、《甘蔗田》等西方名作,还将《茶馆》、《王昭君》、《家》等中国名剧译成了英文。1983年,在他的鼎力帮助之下,阿瑟・米勒的西方现代经典话剧《推销员之死》得以在北京上演。这是自解放以来美国戏剧在中国的首次重大演出。中国观众藉此机会在更深层次上洞察了美国的生活和艺术,而通过此次演出而制作的电视节目,美国人得以初步了解中国的戏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