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台湾孤儿院诗班巡演

编辑发布:jack | 2014-07-26 06:00:28

【星网专讯】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七月的多伦多,华人迎来了台湾六龟山地育幼院的少年合唱团巡回演出。我以前曾看过他们的表演,记忆犹新,这次重又欣赏,身心俱感力上加力。

上个周末,在俺们教堂座无虚席,众都慕名来观赏这特殊团队的。甫下飞机不久的小演员们精神抖擞上台,为大家引吭高歌了十几首优美动听的圣诗,深动观众的心弦。

演员们身着的宝岛原住民本色服装,古铜般的肤色、凹凸有致的面庞,让我想起了当年访台时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儿、日月潭边的邵族土著风情;他们展现的磁性亮喉,美音绕梁,叫人联想起了张惠妹等山地名歌手的风范,看起来深山老林里真是藏龙卧虎有高人。

这质朴的“原生态”经过发掘调理、精心训练,所发出的音质确实不凡,是我所听过的各类合唱团中鲜有的质地嗓音,带给北美华侨清新异类的精神享受。

说起这个孤儿组成的合唱团,得先提及他们的本营–六龟山地育幼院,后者是高雄市郊的六龟乡山坳里的基督教慈善组织机构,1955年由杨煦牧师和林凤英师母创办,专门收养原住民的弃婴、孤儿。他们白手起家,从买地拓荒建瓦屋开始,到铺土路、架简易桥,历经磨难,在各界的帮助下,如今已具不小的规模;所在的穷乡僻壤不见经传,但育幼院却遐迩闻名,事迹全台湾无人不晓。

这些幼孤当中,有残疾的,有失怙的,有家贫无力抚养的,本来命运悲惨,却被极富爱心的牧师夫妇收留抚养,在神的爱中得以新生、教化向上。半个多世纪来,已近千人从这里走向社会,在各行各业服务国家,他们辄不忘自己成长的地方,不时地省亲、回报母院。

杨老牧师夫妇在去年于两周之内先后辞世回天家,享年104岁,院方举办的追思会上,近千名新老院生及社会名流都赶来参加隆重的葬礼,缅怀他们拚而不凡的功绩。目前杨老的儿子,也是牧师,接手主理育幼院,薪火续传。

就在这些原住民孩童中,那些天生能歌善舞的被挑出来组成了小小诗班,接受专业训练唱诗表演,这既提高他们的素质发挥天赋,又为弘扬福音和公益善举做宣传。1998年成团以来,诗班的规模一直保持在30余人,成员随着毕业离院而不断换新,技艺水平不减。这要归功于合唱团的客座指导与指挥–来自美国的寇顺举牧师,他是杨老牧师当年的神学院同窗,应邀每年来做义务训导。寇牧师曾从师于意大利歌剧名家的传人,得西洋发声的真谛,故指导起孩子们来蹊径另辟,进步极快,风格独具一格。

今年他老人家已经85岁,仍随同孩子们奔波各地演出,亲自指挥,令人钦佩不已。迄今为止,这个天使般的合唱团已在两岸三地、东南亚、欧美等地演出过无数场,曾跟维也纳青少年合唱团同台献艺,被其指挥誉为为“国宝级”的原住民合唱团。

今天他们献上的,有经典圣乐,流行赞美诗;山地民歌、《音乐之声》插曲,及寇牧师套用洋曲填中词的作品,让人在一场演出中感受到迥异的艺风;天真烂漫的童声歌喉,不啻天籁之音,予人听与视觉的盛筵。尤其是他们的“团歌”–《那双看不见的手》,作为压轴戏,将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这首几十年来传唱在台湾山区众教会的圣歌,经寇指挥的全新诠释演绎,由悦耳的童音完美表达出来,有着惊人的感染力和心灵的震撼,听众无不动容泪潸。全场上下无不从那歌词的深刻寓意、从这弱势群体的浴火涅磐重生展示,感受到了上主博爱的人间现实,从而感召着更多的人去效尤、爱心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