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留学的误区

编辑发布:jack | 2002-03-19 04:40:28

【星网专讯】知道陶琳遇害的消息,是在初一的上午,顿时,欢乐的心情被一种黯然的情绪所代替。人,谁无父母,谁无子女,而常年在大洋两岸彼此思念的陶琳及其父母,此刻却已生死各异、阴阳殊途!又一个不满20岁的生命结束了,一个家庭的希望也在枫叶之国破灭了。破灭,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源于父母对女儿不切实际的爱。陶琳,又一个低龄盲目出国留学的牺牲品。

现在,国内办自费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多少父母将自己未圆的出国梦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即使债台高筑,也要送子女去国外读书,且留学生越来越呈低龄化趋势,而不幸的消息也越来越多。依笔者看,悲剧的出现,在于许多小留学生家长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家长低估了文化背景反差对孩子的冲击。

试想,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远离故土、远离亲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大堆的生活难题,其孤独、失落、困惑可想而知,而且,由于父母投入巨资,孩子无形中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难怪会听到留学生自杀的事情;还有,西方学校不像中国学校那样对学生实行全面严格的管理,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是非鉴别能力,往往走入歧途。

各种悲剧的出现虽令人震惊,但细细想来,也在情理之中,陶琳遇害虽事出偶然,却也有年轻、缺乏安全意识而惹祸的必然,因为冬季晚8点多已经比较晚了,一个小女孩去停车场确有不谨慎之处,假若陶与疑犯属朋友关系,则更说明陶的幼稚与父母关怀之必要。显然,作为遇害人的家长,让一个高中未毕业的女孩来加读书,考虑欠妥。

误区之二:对西方社会理解有误。

现在一些电影、电视对国外生活刻意美化,部分国人有很严重的崇洋意识,加上留学中介的极力渲染,他们对西方国家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缺乏全面的了解和冷静的分析,因此,才千方百计、不惜钱财将年幼的子女送出国学习,以期将来定居西方或回国发展。

以加国为例,据笔者观察,对少数民族,尽管法律上很少有歧视,但却存在严重的社会忽视,而这种忽视足以让外来人口生活在一种很尴尬的境地,许多移民,包括在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取得硕士、博士文凭的人,在生活上不如意的地方也很多,甚至有的移民经不住生活压力,杀害家人并自杀的情况也有发生……

更何况十多岁的小留学生,以自费学习而达未来定居,其道路之漫长曲折实在令其不胜重负,而欲求回国发展,则更没有必要过早出国留学。起码,笔者认为,在国外没有特别的亲友关系,是不该让孩子在大学毕业前出来的。

误区之三:对洋文凭期望过高。

笔者认为,西方学校和中国学校相比,并无高低之分,而只有文化背景之不同,西方教育重视实践,中国教育重视理论,真正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在中国大学毕业后,再出国留学反而更有利于两种教育的优势互补,也才更容易做到中西兼通,这也是许多家长期望达到的目标。

但是,如果孩子很小就出国,则可能造成食洋不化,操心花钱换来的可能是只知西方,不懂中国。现在,北美经济举步维艰,有加国名牌大学文凭而工作没着落的加国人比比皆是,更遑论留学生呢?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将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留学生取得西方文凭却不了解中国无异于又少了一条就业的途径。不久前报载,一位到中国应聘的年轻留学生,尽管英语很流利,但因为不会讲中文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误区之四:刻意追求子女成龙成凤。

有些家长未必不清楚孩子出国面临的困难,但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想让子女成龙成凤,光宗耀祖,为父母脸上贴金,依然心存侥幸将孩子送出。其实,人生的幸福是多方面的,天伦之乐当为第一,当然事业有成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但笔者始终认为,为了孩子取得一个外国的文凭(有些还未必能拿到硕士、博士学位),而让孩子从小离开父母,只身去外面闯荡,笔者怀疑到底是否值得;况且,等孩子大一点再出国也照样可以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不都是大学毕业后才去的美国吗?

诚然,从国家、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大量出国学习的意义肯定是积极的,笔者也很希望中国留学人员能越来越多,或学成归国,或定居加国,对各方面都有益,但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则要针对留学者的年龄、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状况、生活能力、家庭经济的后续支持力、国外担保人的亲近程度等等,进行全面分析,尽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并杜绝意外的发生。

若有可能,最好由中国政府驻各国使领馆主导,设立留学生服务管理公司一类的机构,接受学生家长委托,对留学生实行集中管理,并提供相关服务,该机构工作人员应起到类似中国学校班主任的作用,对学生学习进行督导,生活方面则提供指导、帮助和服务,并成为学生、家长、学校之间联系的桥梁。

当然,这仅仅是笔者的一个设想,实施起来恐怕有很大难度,权且以此抛砖,希望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及关心留学生事务的广大华人、华侨同胞群策群力,保护好来自祖国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