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烟惹的祸,美国老板爆炒烟民

编辑发布:jack | 2006-01-04 22:27:22

【星网专讯】(Be nice to smokers, We don’t have much time left.)

阿妮塔(Anita Epolito)和凯拉(Cara Stiffler)是美国密歇根州兰星市(Lansing)的维科(Weyco)保险谘询公司的雇员。两人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好多年了,业绩不错,被称为模范员工。她俩桌挨桌坐着,忙时相互关照,闲来喷云吐雾轻松一番,日子过得倒也舒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前俩人一块儿让老板给炒了,一对儿好朋友就这样茫然加入了失业者的行列。

**都是抽烟惹的祸

谈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阿妮塔说,两年前的一次创收会议上,公司老总霍华德・维耶斯(Howard Weyers)宣布:“截至2005年1月1日,公司雇员凡是体内含有尼古丁者一律解雇。”公司给了他们一年又三个月的时间来戒烟,然后对他们进行随机抽查,一旦有人过不了呼吸分析这一关,马上让他卷铺盖走人。

拿呼吸分析器来检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意味着你上班不能抽烟,中间休息不能抽烟,在家也不能抽烟。除了彻底戒烟没别的辙儿。

听到这个规定,有吸烟习惯的雇员连忙设法戒烟。凯拉参加了公司的一个戒烟活动,结果还是没戒掉。阿妮塔也使用了各种方法──减量、戒断、嚼口香糖等等,结果到抽查的时候也没能根除则这个怀习惯。到了最后限期,全公司有20个雇员戒了烟,保住了职位,有四个雇员未能戒掉,又拒绝用呼吸分析器进行检查统统被炒了鱿鱼。

阿妮塔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人,当年听到这个规定就跟老板顶上了。“你不能这样对我们。”她说。“我当然能。”老板也不示弱。“你这样搞是非法的。”阿妮塔接着往下顶。“非法?一点儿也不!”老板寸步不让地顶回来。老板没说错,密歇根州没有哪条法律规定老板不可以随便炒雇员。

“工资是我出的,规矩当然得我来定。”维耶斯说:“你们得自个儿掂量掂量。啥重要?工作还是烟草?”

被老板炒了鱿鱼后,阿妮塔还想动之以情。她说自己忠心耿耿地给公司干了十四年,老板说什么也该留个人情。“对不起,艾波利托女士,”老板冷冷回敬,“我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烟幕背后有文章

一年多过去了,阿妮塔和凯拉俩人依旧在家待业,也依旧喷云吐雾。谈起被炒的事,阿妮塔另有一套看法。“我可不是给香烟做广告,”她说:“不过,我估摸这事儿跟吸烟没有直接关系,烟幕后面另有文章。你想想看,吸烟是我们的私事。又不占用上班时间,这是合法的,跟一个人的工作没有冲突。”

那么,烟幕后边的文章是什么呢?就是“钱”。大公司越来越多地探寻员工的私事,以降低企业成本。造成企业医疗保险费增长的因素很多,比如肥胖引发的疾病是医疗保险中花费最高的。但是联邦法律有规定,不能歧视胖子。这样,烟民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成千上万的公司、不计其数的政府机关、员警机构都拒绝接纳烟民,有的单位要求雇员做书面保证,甚至动用测谎仪来强制执行无烟政策。像维耶斯这样不愿意为员工的不良生活方式支付医疗费的老板大有人在。

维耶斯对此并不避讳。“公司里最头疼的事儿就是支付医疗费用。我们实行医疗保险计画可不是要花钱让你培养不良生活习惯的。”

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问他,是否有统计资料表明烟民雇员造成了医疗费上涨时,维耶斯承认自己并没有真正计算过这方面的花费。“不过,再过五年那些烟民会出什么事儿我可说不准。我也不愿等着真出了事儿再抓瞎。”

有人向他指出,阿妮塔其实并没有享受他的医保。即使如此,维耶斯也不愿做任何让步。“我定的政策我得不偏不倚地执行下去。”他说。

据传,维耶斯最近变本加厉,准备把戒烟令从雇员扩展到雇员的配偶。道理很简单──被动吸烟者也可能造成公司的成本增高。“你这样做不惜冒探寻别人隐私的风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问道。“我可没有打探人家的私生活。他们下班回家,我又没有跟着他们。”维耶斯为自己辩护道。

对维耶斯采取的禁烟措施,美国国家工作权利学会(National Workrights Institute)主席路易士・莫特比(Lewis Maltby)评论说,这纯粹是一种“生活方式歧视”。至于维耶斯的戒烟为省钱的理论,莫特比则认为:“医疗费增长的因素很多,包括吸烟、喝酒、吃垃圾食品、睡眠不足,以及一些有危险的个人爱好,比如滑雪、潜水等等。如果以担心企业的医保费用增长为藉口,来限制员工的私生活,那我们人人都得跟私生活说拜拜了。”

**权力无限制,炒你没商量

莫特比认为,维科公司的情况虽然是个很极端的例证,但是企业把鼻子伸进员工私生活的情况在美国并不鲜见。波尔加塔(Borgata)赌场规定,如果雇员体重增加达到百分之七,就会立刻解雇。还有,如果雇员从事那些老板认为不合适的活动,就得付较高的医保费用,以示惩戒。

莫特比指出,在美国的大多数州,工人没有维护自己工作地位的权利。“按照法律,全美国有四十五个州的老板可以用任何藉口解雇工人。包括你是下班后跟什么人交往,在家里是不是抽烟喝酒,或者你汽车的保险杠上贴了什么标语等等。在这些州你找不到法律依据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罗斯・霍普金斯(Ross Hopkins)是科罗拉多州的一位百威(Budweiser)啤酒分销商的雇员。“有一次我在一家乡村酒吧跟女朋友约会,女招待粗心上错了啤酒。我要的是百威,她上成了康胜(Coors)。我也没多在意,就收下了。”没想到刚好遇上了老板的女婿,他要掏钱给罗斯买百威,罗斯婉言谢绝了。第二天去上班,“他们把我拉到里间,说要开了我,因为我喝康胜啤酒。他们让我马上走人。”就因为喝了瓶康胜啤酒丢了工作,罗斯想都没想到。一怒之下他把老板告上了法庭,不过判决结果如何,当事双方都不愿谈论。

除了动不动就被炒的粗暴歧视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企业开展了一些健康项目来消减医保费用,比如桂格麦片(Quaker Oats)、强生公司(Johnson and Johnson)、霍尼韦尔公司(Honeywell)、摩托罗拉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等。但是,批评者指出这样的专案往往为企业刺探雇员的隐私提供了方便。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University of Louisville)也开展了这样的专案。该校校长詹姆士・兰塞(James Ramsey)介绍说,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平抑愈发失控的医保花费。他们的项目规定,如果雇员体形有所改善,减了肥,或者填写了问卷,如实写出了自己的健康、饮食和性生活习惯,他们的医保计画上就可以加上20美元。

一位名叫马克・罗瑟斯坦(Mark Rothstein)的生物伦理学教授拒绝参加这一项目。他不否认这个项目有可能改善雇员的健康状况,但是对将自己的隐私写下来感觉不放心。如果有关方面不守承诺,把参与者填写的内容透露给雇主,恐怕只会起相反的作用。“雇主都很想把那些医疗费用的高消费者清除出去。这也不奇怪,往往是百分之五的雇员花去了百分之五十的医疗费。要是雇主搞清楚了谁的身体最糟,把他们给炒了,能节省不少钱,医疗费保证不会再出线。”

由于缺乏法律法规来制约老板们的权力,美国雇员如何保住自己的职位,坚守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即使雇员们的维权行动能够带来积极回应,烟民们的前景也不妙。“在美国,抽烟已经成了一个道德问题,而不是健康问题。人们会说:‘你还抽烟,肯定不是个好人。’”莫特比说:“我说不清美国人的这种观念是怎样形成的,但这种观念确实是存在于现实的。”

(《华盛顿观察》周刊,作者:杨莉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