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的风情

编辑发布:jack | 2014-09-26 06:34:22

【星网专讯】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黄启樟)由多伦多前往阿姆斯特丹的飞机在午夜前的一个小时起飞,第二天中午便抵达目的地。拖着行李步出机场,叫了一辆计程车,司机很快便把我们送到市中心的小旅舍去。中秋节才过已感觉有些寒意,但游兴并未受到影响。

小旅舍名叫Amistad Hotel,是由朋友推荐的,位于阿姆斯特丹同性恋者聚居的地区(gay district),是由一对男性同志经营的,优雅舒适,实而不华,有家居的感觉。我们的房间是设在三层高的旧房子顶层,要通过一道窄小的楼梯才可置身其间,虽然出入不十分方便,但好处是与外界隔离,自成一角。据说这座旧建筑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开始有轻微的倾斜,走在上面有点酒后微醉的感觉。服务员说不要害怕,房子仍然十分坚固,是绝不会倒下来的。殊不知阿姆斯特丹有很多旧房子都是这个样子的:左倾右斜或前仰后侧,但都被保留着,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特色。

来到阿姆斯特丹很容易便联想起义大利的威尔斯,到处都是左穿右插的运河,犹如一个巨型的蛛蛛网,盘踞整座城市。两地不同的是:前者条理井然,后者纵横交错。荷兰人的严谨及义大利人的随意,一目了然。到了这里一定要试一试游运河的滋味,才可领略到阿姆斯特丹与众不同之处。

阿姆斯特丹也很容易使我联想起往日的上海和北京,自行车是这些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当地的成年人骑着单车上班,年轻人骑着单车上学,主妇们骑着单车购物,都习以为常。他们驾驭单车的技巧的确了得,可一边骑着一边讲电话,一边抽烟,一边做其他事情,甚至还背着年幼的子女在闹市中穿梭往来,如履平地。单车作为交通工具既环保也符合经济原则,随着油价不断上涨和环境不断受到污染,使用单车的荷兰人一定会愈来愈多。骑单车还可锻炼体格,荷兰人能够保持苗条的身栽实在与此有关。反观中国人,才多赚了点钱便把单车弃之如敝屣,都赶着去开汽车,没有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比起巴黎、伦敦、罗马,阿姆斯特丹算是个规模较小的城市,人口不足八十万。它没有巴黎的富丽,伦敦的典雅,罗马的气势,却非常独特可爱。这里的生活节奏很缓慢:汽车不会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单车也只会在专用的单车径上徐缓而行。其实安步当车的人多的是,他们不会担心被汽车或单车撞倒。这里的公共交通也非常方便:有巴士、电车和地铁,穿梭不停,买了张套票便可随时上下。我们最喜欢搭乘有轨电车到处游,每次选择不同路线,把整个阿姆斯特丹游了个遍。

阿姆斯特丹是个十分开放的社会:同性恋受到尊重,为同好者而开设的酒吧食肆和商店到处可见,公开活动也不会受到歧视;提供性服务的行业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可在专门设立的“红灯区”内公开营业而不会受到干扰,嫖客更可肆无忌惮在玻璃窗台前挑选〝货品″、议价,各取所需。除此之外,吸食大麻也是合法的。闻说很多年轻人不再吸食香烟而改用大麻,成为时尚。入夜后,阵阵燃烧过的草青味不知从何处飘进屋内,使我们成为吸食二手大麻的受害者。

荷兰在十六世纪末曾经是世界的海上霸权国家,势力直达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他们辉煌的历史在博物馆内陈列的收藏品中仍鲜明可见,他们略带棕色的肤色也掩藏不住殖民时代与异族通婚的史实。一个旅舍的服务员对我说他的祖母是印尼华人,自己是个混血儿。经过悠久的殖民扩张、征服与同化,正统的荷兰人相信已经很难找到了。普遍来说荷兰人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说起来朗朗上口,不像法国人纵使能说也不愿说。我对此有个看法:荷兰人能够忘掉昔日的光辉,接受国力衰落的现实;法国人则念念不忘祖先的荣耀,对今日之处境耿耿于怀。

西方国家虽然奉行宗教自由,但教会的影响力似乎逐渐衰退,从教堂经久失修的外貌可看得出来。在阿姆斯特丹有些教堂便被投闲置散,有些则把部分空间改作商业用途,以租金的收入来支付庞大的经费。反观中国,近年来基督教大行其道,吸引了不少国人追随,不知是否和百姓的信仰改变有关。

总括来说,阿姆斯特丹人口少,空气清新,气候温和,风光明媚,生活悠闲,是个十分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