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部中国电影“失踪”之谜

编辑发布:jack | 2004-11-08 22:03:26

【星网专讯】不久前,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传出的一组数字,让人备感忧心。2003年至今,中国生产了320部影片,只有100多部进行了规模放映,其余200多部影片悄然“失踪”。经济参考报认为,面对国产电影200部的“失踪”量,至少4亿元的亏损额,实现电影产业化显得异常迫切。

**获奖影片与票房尴尬

徐静蕾在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手捧评委会大奖,贾樟柯失意戛纳国际电影节,两条消息搅动着近期颇为平淡的中国影坛。耐人寻味的是,曾经趋之若骛的国内媒体对国产电影在海外电影节上的得失显得异常冷静:得奖了,没有欣喜若狂;没得奖,也不痛心疾首。而同样来自亚洲的韩国电影则在戛纳风光无限,从艺术水准、观众口碑到市场效应一个都不少,相比而言,中国电影着实有些落寞。

其实,自从打开国门,中国电影的起落就同海外电影节密切相联。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海外电影节是一个视角,它带给中国电影的决不仅仅是奖项。有这样的比喻,三大国际电影节相当于三大国际体育赛事。戛纳好比奥运会,威尼斯如同世界杯,柏林则是世锦赛。因此,三大电影节对世界各国的电影人和电影产业都意义非凡。换句话说,在三大电影节上得奖与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电影在该时期的“竞技状态”。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电影海外得奖的历史。

北京电影学院郑洞天教授认为,1987年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关注的一年。这一年,电影《老井》在东京电影节上夺得大奖。紧接着,这一年拍摄的张艺谋的处女作《红高梁》在次年二月的柏林电影节上摘取金熊大奖,实现了中国电影在世界三大电影节上“零的突破”。此后,中国电影在大大小小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无数。

为什么中国电影会在那个时期成功走向世界呢?郑洞天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初见成效,世界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一个新的中国。而这批电影恰好在那个时候问世了,它们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过去的中国电影有了很大的区别。

事实上,海外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的意义不容低估。80年代,中国电影走向辉煌,“第五代”导演意气风发全面崛起,都是以海外几大知名电影节为舞台、为背景的。从1987年开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问鼎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谢飞凭《香魂女》捧回柏林电影节银熊大奖……

那么,这些获奖影片是否带来了令人满意的票房收益呢?一举夺得“金鸡”多项大奖的上海导演彭小莲对此感受颇深,她的上一部影片《假装没感觉》也拿了电影奖,但却没有影院愿意公映。得知北京有家电影院要放映该片,她连忙通知剧中演员去看。演员到了影院,却发现门口贴出通知,放映取消。这样的现实多少让中国电影人有些尴尬。

**三成“失踪”根在质量

对于中国产电影的大批量“失踪”之势,一位中国电影院线负责人对记者说,每年电影院的档期绝大部分被好莱坞进口大片占据了。此外,像冯小刚、张艺谋这样有票房保证的导演的作品又占了一大块,加之一些放映任务,剩余时段的确不多。国产电影想进院线,确实比较困难。

业内人士在为中国国产电影算账时,则意外地发现,2003年国产电影的产量虽然大幅提高,但是观众人次却持续下降,“失踪”影片数量也并未减少。

专家认为,中国国产影片大量“失踪”是恶性循环的后果。在中国,电影衰落是伴随整个现代文化市场的兴起而出现的必然现象。但与此同时,国产电影可看性提高的程度并不明显,不足以形成挽救颓势的“杀手锏”。统计显示,至少有三成“失踪片”是因为质量问题而黯然消失的。

中宣部影视处副处长王强说,不少影片艺术质量低下,制作水准粗劣,内容胡编滥造,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指出,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冲击,确实有一些电影工作者产生了浮躁情绪,影响了艺术创作。

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认为,国产影片的创作急需提高历史品格和美学品格,既要突出对历史、对社会、对生命的关爱深度和认识深度,又要提倡对电影艺术和电影语言的一种最深刻、最具有开放性、最具有创新性的表达和体现,唯其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摆脱国产影片的信誉危机。

**启动市场成就“造梦产业”

据记者观察,中国第六代电影人对海外电影节显示出了更为青睐的态度。在电影体制尚未变革的初期,他们甚至不惜通过违规操作的方式,从海外获得电影拍摄资金,确定选题。与前辈们相比,“第六代”导演的海外获奖纪录同样可观,以领军人物贾樟柯为例,就获得多个电影节奖项以及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在今年6月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许多海外电影界人士纷纷表示,如果说“第五代”电影展示了中国的古老和开放,那么“第六代”电影则展示了中国和世界的接轨与变化。中国的年轻导演热衷选择城市作为电影拍摄的题材,善于将镜头对准普通甚至卑微的小人物,用国际化的电影语言表达个性化的思考。

但即便如此,近期青年导演陆川的新作《可可西里》在捧回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同时,并没能在票房上像同期上映的影片《新警察故事》那样赢得满堂彩。

在记者看来,即使国产电影质量上去了,倘若电影市场不能有效启动,中国电影仍旧难以找到出路。

有人预测,中国电影有150亿元至200亿元的市场容量,5年内更可达到500亿元。但严峻的现实是,国内电影院太少,银幕太少,电影观众太少,国产电影的宣传太少。

据调查,1998年,全国有1万多家放映单位,2001年只剩下3000多家,现在全国35家院线,只有900家影院、2000张银幕。

中国平均每人至少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美国年人均观影次数已达到5.7次,韩国也达到了2.27次。

放任更多的国产影片“失踪”,“造梦产业”就会变成“噩梦产业”。仅去年至今的200多部“失踪片”,按每部影片投资200万元计算,至少亏损4亿元,约占同期国产影片票房的八成,远远超过了其产生的利润。在国内外资本看好中国电影市场的种种利好消息声中,中国电影的这一“失踪”现象足以令人忧思。

**电影消费:国人不能承受票价之高

电影票价太高成了许多电影人关注的焦点。采访中,曾饰演过伟人周恩来的着名演员王铁成不无遗憾地表示,电影院线的大众化程度低,电影票的价格太贵,远远超过普通百姓的接受能力,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剧”。

中国电影家协会学术部主任黄嘉明说,如今,中国的电影市场中电影票房存在“贵族化”倾向,人为地将电影拖向高消费文化,票价从20元到上百元不等,但从观众的消费水平来看,10元左右的票价才是合理的。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近日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广州五大城市对电影市场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收入越低的人,反而在电影观众群落结构中占有率越高,其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观众占到了近30%。而他们的消费能力则决定其难以承受高消费的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相关人士表示,要正视消费分层的实际现状,应该把电影还原为大众文化消费,让那些因支付能力弱而被拒之影院门外的消费群落坦然走进影院。倘若影院的大门不对观众打开,势必会造成这些有强烈消费愿望的消费者购买盗版光盘,渐渐远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