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生活画卷:上海印象

编辑发布:jack | 2005-03-30 17:46:12

【星网专讯】BBC中文网特约记者林杉撰文,为配合中国周的活动,BBC中文部制作了《上海印象》专题系列节目,生活在上海的作者以自己在上海生活的亲身经历体会为文本,将大家带入21世纪现代上海鲜活生动的生活画卷中。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5000/jpg/_40885241_shanghai203.jpg

**上海的早餐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际在于晨;早饭要吃得饱,晚饭要吃得少。但是,在如今的上海,早餐吃得饱重要,但早餐的档次也同样重要。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3000/jpg/_40883147_breakfast.jpg
(油条与汉堡哪个更小资?答案显而易见)

稀饭、馒头、咸菜或是油条、豆浆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早餐选择。但是自从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年轻一族紧跟脚步,开始在这些快餐店中寻找自己中意的早餐。再后来,随着茶餐厅的引入,以及以星巴克为主的西方文化的介入,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似乎也成了上海某些人的早餐方式。

平民早餐

油条、豆浆也好,稀饭、馒头、咸菜也好,这好像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已经算是早餐的定格了。这类早餐经过实践证明,适合老百姓的口味,为中国人喜爱的传统性的早餐。

那些居家过日子的妇女以及出外晨练的老人们,拎着几根刚刚出锅的油条,买上一袋豆浆,回到家中,外加自己出门前煮好的稀饭,一家人吃得其乐融融。

此外,上海还有自己的生煎和大包。生煎是城隍庙的小笼包的演化版本,轻轻咬开一个口,吸进里面鲜美的肉汁,然后把整个生煎包放入嘴中,这也让那些在上班路上买点早餐的人肚中感到满足。而手中握着热气腾腾的大包在冬日的早晨感觉格外充饥。

吃这类早餐的是绝大多数的上海人,普通的小康人家最典型的早餐也就是此类。

白领早餐

第二类早餐是面包、牛奶和麦当劳、肯德基。而此类早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上海白领们所接纳。曾经有一段时间,白领们的早餐是不存在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吃。

但是现在在西方专家的有关应该吃早餐的建议之下,牛奶、面包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吃法了。再繁忙的工作也可以挤出5分钟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两片面包,必要时加点果酱。

那些更加没有时间的或者是薪水高一点的,在上班的路上,不是买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和烧卖,而是去马哥孛罗等香气喷喷的面包房里,买上几块钱一个的面包,三四块的牛奶或果汁带到公司里去慢慢享用。

当然既有时间,又有高收入的白领们也会选择在麦当劳和肯德基里坐着吃一个早餐套餐,然后对一天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盘算。

阔早餐

在平民和白领之外还有两类吃不同早餐的人。那就是出入茶餐厅和咖啡厅的人们。

茶餐厅最受在沪工作的广州、香港、台湾等地的老板们的青睐。早茶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皮蛋瘦肉粥一碗,虾饺一笼,萝卜糕一块,肠粉一盘,都有可能帮助他们度过一个美好的早餐时光,甚至有时还可以帮他们在谈笑间谈成一笔生意。

咖啡厅一族中,包括了海归派人士,洋人、有情调的自由职业者,还有老公挣大把钱的阔太太们。

我发现,星巴克等咖啡厅中的早餐者,通常手中的报纸是英文的,笔记本电脑跟在身边,眼前摆的是一杯意大利式浓咖啡Espresso或卡布奇诺Capuccino, 外加一份价格不菲的奶酪蛋糕。

他们有人在打着手机,谈着生意,有人埋头在电脑上整理自己的思绪,而阔太太们则会无聊地写着手机短信,眼前20多块钱的咖啡似乎已经开始变凉。

早餐有如此的不同,晚餐也自然不会太类似。油条、包子的早餐者通常在下了班后路过市场,采购回家,做上一份家人都觉得可口的饭菜;肯德基的光临者们时不时会在下班后与同事出外下馆子,有时也会AA制。茶餐厅里经常见到的老板们家中的阿姨们(保姆)已经花了几个钟头煲好了有营养的鸡汤,最后,出没咖啡厅的可能有西餐厅和酒吧等夜生活在等待。

**品咖啡泡酒吧

在欧美,去咖啡厅和酒吧早已成为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的生活方式。而在上海,似乎坐在咖啡厅内,或者泡一泡酒吧却是一种来势汹涌的时尚。

象中国人喝茶一样,西方人几乎人人都会喝咖啡。国外的咖啡馆中,通常见到的都是那些匆匆忙忙上班的人要一杯卡布奇诺,有时外加一个牛角面包或甜圈,然后又匆匆忙忙地离去。在上海的咖啡厅中,你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景,但是在那里,更多的是一些小资和国外老板们慢慢品咖啡和与人见面的场所。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2000/jpg/_40882859_xinbake.jpg
(星巴克在中国的大城市‘星罗棋布’ )

咖啡厅在上海也不完全是新鲜事物。19世纪,上海在第一批外国淘金者到来后街头上就已经林立了些许的咖啡馆。有着维新精神的上海人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并接受咖啡的苦涩和令人兴奋的香气。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白领一族在与西方人的不断接触中,也慢慢染上了这种喝咖啡的嗜好,并且变咖啡厅为社交休闲的场所。一杯咖啡,一块蛋糕,一个匙羹,外加一份报纸,这都是白领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咖啡馆的名声越高,似乎在那里喝咖啡的上海人感到自己的档次越高。在西方,可能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走入星巴克(Starbucks)要上一杯咖啡,而在上海,似乎与朋友约在星巴克见面就是一件蛮时尚的事情。

有人说,坐在上海的咖啡厅中很大一部分是寂寞的女人,寂寞与否并不知,但就我观察,确实有不少休闲的女人出入咖啡厅。她们通常穿戴随意但却时髦,给人的感觉是自己不太需要工作,或是自由职业者,早晨10点多钟,懒洋洋地坐在咖啡厅的角落里,在咖啡厅的柔柔音乐声中不时地用眼角扫着进出的人们,手指在手机上熟练地发着短信,眼前的咖啡似乎已经没有了热气。

夜上海的酒吧

上海的酒吧和咖啡厅一样,来历已经很久。在1949年前,上海的酒吧通常是在上海的外商和当地的买办出入消遣的地方。49年以后,酒吧和其它娱乐场所都被扫荡掉,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酒吧又慢慢在上海复兴起来。而现在,酒吧已经成为上海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的娱乐场所了。

在西方,很多人下了班与朋友同去酒吧,价格相对工资来讲,并不太贵。酒吧里的音乐以流行和摇滚乐为主。而在上海的酒吧则有不同种。有一些是大学校园中的酒吧,是大学生和留学生经常出没的地方,那里的价格不太贵。而真正意义的商业酒吧多在外资和合资公司集中的市中心。

上海的衡山路一带、静安寺一带以及南京路上的酒吧很多都是为白领一族、老板们和外国人开办的。而那些地方的啤酒通常是50到60元一杯,比起普通人工资来,实在是价格不菲。

很多外地来沪的人,逛街到八九点钟,就累着要回酒店睡觉,而对上海本地的年轻人来说,夜色才刚刚开始,10点,11点,正是他们所谓的”泡吧”时间。而在12点到凌晨2点就是出租车在酒吧外招揽生意的好时间了。

来到酒吧的人群中有经理、老板,有情侣、有高级打工仔和已经习惯了酒吧文化的外国人,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努力在寻找“朋友”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子。

虽然不能为“小资”这个词作出最具体最准确的定义,但是上海人如此喜欢咖啡厅和酒吧的做法,似乎可以把他们定在“小资”之列,也许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说,上海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城市的人都“小资”的原因吧。

**旁观火爆的上海房地产市场

在伦敦的时候,人们沸沸扬扬地在谈论着房地产的价格,说是很多年轻人以目前的工资很难爬上“房地产之梯”。市场人士说,伦敦的房子已经超过了很多年轻人工资的5倍,这就形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状态。

但是,搬到上海之后,意识到这里的房地产的价格和市民工资的比例更加失调。如果说,伦敦房市有泡沫,那么上海的房市的泡沫状态就不言而喻了。

在上海陆家嘴某楼盘的售楼处取得的消息说,一套复式江景房子,达到了单价每平方米8万人民币,而总价则达到5000万。另外位于上海乌鲁木齐路,永嘉路路口的独立法式花园洋房的出售价格也达到了5500万的天价。据报道,在未来的一年中,景观房和历史老建筑的市场价格还会持续上扬。

如何买得起?

在最近几年,无论在中国的哪个城市,房地产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比任何城市都要火爆。目前在中心几个区的均价都已经在每平米15000元。根据《上海楼市》的报道说,上海市的房地产2004年总体供不应求,价格涨幅超过了2003年。在2004年前10个月的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和已经登记的实际预售成交面积的供求比为1:1.19,明显供不应求,供应缺口已经达到400多万平方米。

2004年10月上海全市商品房预售成交均价已经比上年第4季度猛涨了27.8%,超出了2003年20.47%。在2004年10月上海市全市的房地产均价水平为每平方米8187元。《上海日报》的报道指出,上海的二手房市场在11月份比10月份增长了2.1%。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3000/jpg/_40883083_adstreet.jpg
(即便是在市中心的普通房产也卖价不菲)

放开几千万元的天价房子不谈,先谈最普通的居民楼。用很多朋友的话说,上海内环以内几乎找不到单价1万元以下的房子,只要在外环以内,问一问动辄就是上万块的单价,如果要买一个两室两厅的房子,大约(100平方米),我们谈论的便是100万元人民币。年收入达到10万的在上海已经可以算是白领了,以这种比例来看,一个白领结婚,要买房子的价格已经达到他工资的10倍,外加装修费,真不知这种价格如何让他们来承受。

但是即使是这样,每逢佳节看房产,已经成为2004年一部分上海人的一大项目。五一节的五一房展,到国庆节的假日楼市,然后到上海房地产展示交易会,里面都是满满的购楼者。

五大购房需求

2004年,中国政府出台了“期房限专”“加息”等一系列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但是上海楼市仍然被看好。《上海晨报》引述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的顾建发的观点指出,上海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等五大购房需求仍然旺盛:

・一是上海本地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欲望强,
・二是上海又进入新一轮结婚高峰周期,
・三为许多本市大学生一毕业或者还在求学期间,父母已经早早为其买房,
・四是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经营和众多外地高材生到沪工作,都需要买房租房,
・五是上海楼市的”财富效应的吸引力。

交易的筹码

房地产在短短10年时间内,它从一个不太起眼的产业一跃成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位置的产业。来自政府部门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增加值占上海市GDP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0.5%上升到2003年的7.4%。1990年到2003年,上海市共建成住宅1.8亿平方米。为前40年总和的2.9倍。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最近几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心中关于财富的观念。许多人发现一家老少辛苦一辈子积蓄的那点钱,居然比不过在几年前买进一套房子的收益高。在今天的上海,当人们在各种场合热烈的谈论房地产的时候,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往往不是房子的居住功能本身,而且是房子所对应的金钱价值。

他们所谈论的房子已经从一种生活的必需品转变为似乎时刻准备着交易的一种筹码。这就颇有一点类似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股票市场刚刚出现时,社会上普遍掀起的热情。但不同的是,房地产这种状况可能将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市场真正进入成熟稳定期之后,而不象股票市场在几年后让绝大多数老百姓股民都套牢了。

在看到所有的报纸杂志都在以大量篇幅登出楼盘广告,以及电视中不断播放着房地产交易的知识以及如何装修的小贴士,外加房产中介不断设立分部,如果说上海楼市是一个大的泡沫, 那么这个泡沫很有可能在2005年继续吹大,仍然保持在一个不破的状态。

**上海私家车与“爱车族”

“你买车了吗?”、“你准备买车吗?”成了很多上海人见面后的问候语,越来越让人有一种“你吃了吗”的那样的顺口。

的确是这样,居住的小区里停放的私家车越来越多,报纸上关于汽车价格、性能等等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在上海拥挤的交通中,开车上班以及在车轮上过长假的上海市民现在越来越多。

近年来,上海的私家车每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据上海市车管所的统计,截至2003年底,上海私人用车达到将近22万辆,而2004年1到9月私车又新增了近6万辆,外加上一些“公转私”的车辆,上海私家车已经接近30万辆大关。

五一节、国庆节、春节,中国的三大假日期间,在上海沪杭高速公路上、在浦东世纪广场草坪旁以及在徐家汇等地的购物中心的停车场中,都是一辆辆保养得不错的私家车,满载家人和朋友的欢声笑语。车,成为许多上海市民生活的乐趣所在。

上海曾是中国拥有私人轿车最多的地方,也是中国进口轿车最早的口岸之一。1901年,上海街头便出现了“四轮铁马”,至1947年,上海已有各类机动车将近八万辆,其中自备轿车九千多辆,位于全国之首。1949年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家庭轿车几乎在人们的记忆里给抹去了。

让我们把目光注视到20年前,1984年的上海街头,很难找到一辆本地私家车,那时,私家车仅仅是极少数人的奢侈品,普通人都不可能有自己的车,想都不敢想。从1986年到1997年的10年时间里,上海拥有的私家车仅4200辆。而据统计在2004年9月,上海投放的私车额度就有6640辆,数量超过十年的私家车数量。

记得汽车业界权威断言: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汽车将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自1997年起,上海人均GDP已突破了3000美元。

这也是最近几年上海私家车增幅迅猛的原因之一。

多样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车的涌入,上海私家车不但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增长,车的种类也丰富了许多。2000年前,上海私家车大多是桑塔纳和少量的进口车,黑色是主色调。而在2004年,除了POLO、帕萨特、赛欧、标志206,奥迪等,还有各式各样的越野车、SUV运动型多功能车,等等,都已“驶”入寻常百姓家。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3000/jpg/_40883157_car.jpg
(上海私家车的数量和种类都有了大幅增长)

目前,在上海街头已有近2万辆具有越野功能的个性车,其中三分之二是在最近两年亮相上海市场的。尤其很多上海职业女性习惯驾驶这种有越野车,更显示其品位和个性。

车流中,不再是黑色压倒一切,玫瑰红、爵士蓝、苹果绿等色彩,充斥着街道。另外几乎所有的世界品牌都已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专卖店,包括法拉利、保时捷等世界名车。

俱乐部与赛车

上海的爱车族们购买了自己喜欢的车之后,很自然地便会参加俱乐部。据统计,目前上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俱乐部约在50至60家,形成了一支新生力量。这些俱乐部会组织会员们出去驾车郊游,也会组织帮助你提供一些养车常识。当然,除了这些,这些爱车族也对各类赛车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可能这也与F1在上海首次进行有着一定的关系吧。

记得当时去观看F1时,观众座无虚席,连自己所在的站票区也是人挤人,而很多前去观看赛事的人们也顺便参观了在展区中展示的名牌车。

在看完比赛之余,我曾无意间听到旁边的观众说到,真过瘾,到时也买辆跑车感受一下速度。通过这一切,都足以看出上海人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经济上是富裕的,在对车的追求上是前卫的。

牌照与养车

在欧美,从车行里买辆新车,价格包含车牌在内,只要自己上了保险,便可开心地开回家了。有个朋友刚刚买了一辆帕萨特,之后,又去拍卖车牌号,他自己花了4万多块拍下了一个号码。他对我这个门外汉说,上海上车牌非常贵,这样可以控制买车的人数,来缓解交通。这也正是他买比较贵的帕萨特的原因之一,不然花6万买辆国产车4万买个车牌似乎感觉不太平衡,据说,很多人就是因为车牌价格贵而决定不买车了。

也是,现在在下班时分,车辆已经蠕动地象蜗牛,如果牌照不要钱,不知又有多少车辆会上路。

提起养车,在上海的开车族,每个月单单停车费和油钱就得有1000多元,普通工薪家庭也不那么容易支付得了这种消费。多数考虑要购车的人士最大的心理阻碍,并非是一次性的购车费用贵贱,而是购车后源源不断的经济负担。

2005年价格会完全放开,不知上海人购入的私家车又会多出多少,而与之俱来的交通问题又会严重多少。

**上海磁浮感受世界极速

家住在上海浦西的闵行区,应该说已经快到了上海的最西部,到上海时,从最东部的浦东国际机场坐着出租车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了家。记得一路上看到了运行不久的磁浮列车轨道,头脑中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出租车到磁浮列车起始站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将近40分钟了。

之前的报道说,这条磁浮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磁浮列车商业运营线,而这两天我听到不少人说磁浮列车非常方便,于是自己也亲身体验了一下。

从家里坐上巴士到了上海地铁二号线的起始站中山公园站,然后花上3块钱,做了25分钟到了龙阳路地铁站。出了地铁口,眼前便呈现出磁浮列车站。车站的感觉有点象浦东机场。几乎没有排队就买到了80元的往返票。通过了安检,走上了站台,一切感觉非常有秩序。

登上了列车,感觉有点像”欧洲之星”,不同的是,这辆列车是磁浮的。列车在短短的三分钟之内从每小时零公里达到每小时430公里,可惜的是,这种极速只延续了大约1分钟,就开始降低速度。从龙阳路地铁站到浦东国际机场30公里的全程只用了7分钟。心中真的感到赞叹不已。

在车上,乘客的数量远比我想象中的多,大约有70%多的乘坐率。其中一个女孩子是前往机场接人,当我问她问什么不坐机场巴士,或出租的时候,她对我说,“这多方便,机场巴士你需要去找它的站点,出租很贵,最重要的是这两种交通工具,你都要打出塞车的时间。可是磁浮列车,做了地铁换磁浮,又快又能保证时间。”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2000/jpg/_40882981_nanluoffice.jpg
(悬浮类车将上海的距离拉近)

另外一对美国夫妇和他们的儿女坐在我的身后,太太对我说,他们刚刚到上海,需要换飞机去丈夫工作的长沙。她和孩子刚到机场,来接机的丈夫就对他们说,要让他们感受上海的磁浮,于是全家人去了上海南京路,逛了逛,又返回机场,换乘飞机。他们对我说,哇,感觉太好了。

磁浮列车浦东机场车站可以从机场候机楼大厅1、2、3、4廊道直接到达。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一大组人群,他们都在50到60岁左右,外地人,后来才了解到,他们是参加单位组织的参观活动。

无论如何,这次真的感受到了430公里的时速和7分钟到达浦东机场的感觉。

经济效益

不过,感觉归感觉。那么这个总投资100亿元项目的经济效益会如何呢,据悉,上海现在运行的磁浮线路成本是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包括列车车辆),按全长30公里来算,平均每公里投资3亿多,比起上海地铁每公里的建设成本7至8亿元还要便宜。据德国工程公司蒂森・克虏伯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这样不会亏损,但是又要等到何年何月把这100亿赚回来呢?

很多人认为这不是问题关键所在,关键不在于从龙阳路车站到浦东机场只需要7分钟,关键在于中国建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磁浮列车和第一条该种列车商业运营线。

但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上海磁浮列车的运行成功关系的不只是中国市场,而是整个世界磁浮列车产业的市场,以及人类享受此项高科技的可行性,并且直接关系中国未来更长距离的高速铁路技术选择。

磁浮列车采用的电磁原理其实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提出了。但此后该技术一直处于”纸上谈兵”状态。从1969年德国开始正式研制起,德国磁浮列车技术至今已经历了8代,设计时速高达500公里,实际运行时速为400多公里,但最重要的是德国人成功地帮助中国人修筑了第一条商业运营线。

磁浮技术在中国的”开花结果”让德国人兴高采烈,德国人看到了磁浮列车蕴藏的巨大商机。除了中国现在还想建造上海到杭州的磁浮铁路之外,美国也动了类似念头,一些磁浮技术的热衷者正在游说国会来帮助出资一个全程为92英里连接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三个机场的轨道。这一切使得磁浮的商业前景变得非常诱人!

无论将来如何,现在的上海磁浮列车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对于那些没有太多行李的旅行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前往浦东国际机场的最佳选择。

**探婚介 感大龄白领择偶难

上海青年选择缔结连理的呈下降趋势,单身贵族递增。

据上海人口情报研究中心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结婚人数正在逐年递减:1989年,结婚人数为18万对,1990年是12万对,1997年是10万对。2004年末,结婚人数不到10万。

看看那些出入咖啡厅、酒吧的白领们,似乎有很多人都是收入高、生活品味高、穿着潇洒的单身贵族,但是同时笔者注意到北京现在流行8分钟速配,上海流行“相约星期六”。随着各种报纸中缝中婚介所广告的增加,我实在感到好奇,于是拨通了其中一个婚介所的电话。

感受婚介所

铃声响了两声对面便传来一位女士的问候声,由于她是用上海话说的,我不禁又问了一次,“请问是XXX婚介所吗?”“对呀”。接下来的就是这位姓徐的老师问我的很多问题。

“你贵姓?哪里人?今年多大了?身高多少,体形怎么样?工资大约多少?希望找什么样的男朋友?身高和年龄的要求是什么?工资要求是什么?”

对这些问题我基本如实回答,然后徐老师马上就对我说,在她那里登记的有几名男士符合我的要求。这些人大部分有“婚房,婚车”,收入也不差。于是安排了见面。见一次150元,年费900元。

见面的时候到了,本以为会在外面的某个咖啡厅见面,但实际与期望完全不同,见面地点就是在徐老师的婚介所中的一个只有不到四平米的一个无窗小房间内。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其它什么也没有。与第一个人坐下来,真的不知要说点什么。眼前的这位吴先生已经在这个婚介所的介绍下,见过了不少女士,说起来他的硬件条件蛮好,但是迄今没有找到合适的。最后,他说了一句,“我现在就想随便找个人,结了婚,定下来就得了。”我想这句话会让不少女士不满意吧。

第二个,何先生,一个在上海创业的北方人。他说,自己希望找一个事业上进的贤妻良母,可以帮助他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我不禁在心里嘀咕,如果既要事业有成,又要悉心照料婆婆,嘶,不知有多少女士符合这个要求。但两位先生的共同特点都是,他们对女孩子的学历和工资要求并不高。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2000/jpg/_40882895_hunjie.jpg
(在婚介所中,人们似乎已经不再考虑浪漫而是追求实际)

后来徐老师也对我说,在她的婚介所注册的高收入、高学历的大龄女士有很多,当然也不乏优秀男士,但是这些男士的眼光并不只定格在那些事业有成,收入颇高的气质好的女子身上,他们的选择范围要远比这些女士们的选择范围广很多。

渴望爱情的男女

坐在婚介所的小房间中,人们似乎已经不再考虑浪漫,而是追求实际。其实在他们的心中只是希望能找个有感觉的人继续交往,希望能够达到结婚的地步。

2003年10月8日创办的“世纪佳缘”网站,不到一年时间便在全球互联网上得到了排名8000的位置,而推动它的是将近五万多名渴望爱情的知识男女。其中,27-33岁年龄层的人占了大多数。

《北京青年报》曾做过一个“大龄白领择偶”的专项调查。结果发现:92.8%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的交际圈过小,生活环境过于单一”;另有50.2%被调查者提到了“工作单位男女比例失调”这一问题。

在上海的大龄青年们,尤其是女大龄青年们,说实话大多是在事业上做得可圈可点的。她们不太在意对方的学历和收入,只要他能对自己真心实意地好。可是女性的成功,往往会造成哪些收入不及的男士们心理上的不平衡。男士更愿意去找个比他年轻漂亮的,男性普遍不要求女方有太高的学历,否则会觉得自己有压力。有点像鲁迅所说的“贾府里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的学者指出,择偶一个总的趋势是:男性越来越重视女性的容貌,而女性对男性的容貌要求已经远远落后于对经济条件、人品、学历方面的要求。

另外目前男性与女性择偶的标准与要求相差较大,男性一般往下找,自己是本科毕业,宁肯找一个中专学历的女性,而女性则是往上找,自己是本科毕业,就希望男友至少在本科以上。

经历了婚介所,我希望说,那些目前还在寻寻觅觅的大龄男女们,对婚介所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因为并不是说在婚介所注册了,他们就可以帮你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另一半。潇洒地生活着,可能随时会出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名牌入滩满足上海人时尚感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上海姑娘到了巴黎,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机场人士打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专卖店在哪里。而日前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的前女友每月挣4千元,也算是白领之列,但是她每个月都要买一个新的国际品牌手提包,并在几个月前刚花了两万块购买了一个夏奈尔(CHANNEL)包,女友的这种消费方法让朋友吃不消,才决定分手。

上海人爱时尚是众所周知的,相信国际名牌店们也对此了解得非常透彻。去年国庆节前夕,首饰业大牌TIFFANY在上海开了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专卖店,而波特曼酒店、恒隆广场以及外滩三号等地也都挤进了很多国际名牌店。什么GUCCI, EMPORIO ARMANI,CHANNEL,等等这些很多西方人不敢问津的名牌店都在上海滩现身。

据信,五年前,在上海只有20到30个奢侈品牌的消费店,而现在在南京西路的茂名路到华山路之间已经聚集了近900个品牌,其中国际品牌有460多个,而世界著名的品牌有130多个。

南京路上的时尚消费

看看那些走在南京西路上,出入这些精品店的上海女人们似乎真的与普通人的穿着不同。从徐家汇跳上出租车,只需跟司机讲我要去路易・威登店,司机便说,”哦,你是说(Plaza 66)。”

著名的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上海的旗舰店位于繁忙的南京西路上的恒隆广场购物中心,据传这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奢侈品专卖店。恒隆广场中聚集了范思哲(VERSACE),卡地亚(CARTIER),迪奥(DIOR)以及阿玛尼(ARMANI)等几十家名牌店,而其中在该大厦中占地900平米的的路易・威登专卖店中,很多VIP顾客的年消费能力都在20万元以上。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3000/jpg/_40883121_lv.jpg
(世界各大品牌店纷纷进驻上海)

尽管在上海和中国其它城市充斥着各种仿名牌产品,但象路易威登和乔治奥・阿玛尼等全球著名奢侈品牌还是纷纷涌入中国,因为他们相信中国是下一个巨大无比的奢侈品市场。

由于这些名牌店大多聚集在南京西路,所以该高档商圈的顾客消费能力也是其它商圈顾客消费能力的1.5倍。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消费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上海在中国的消费指数上则毫无疑问名列前茅。

一本时装杂志的主编说过,现在中国有很多有钱人,只喜欢购买贵的物品,名牌物品,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有时尚意识。所以有的时候你会在街上看到有人穿着BURBERRY的独特格子上衣,下面却配着虎皮花纹的裤子,手中再跨一个LV手袋。

但是追求时尚的上海人似乎要更有时尚意识一点,素来在外地的人都说,上海人很洋,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世界顶尖的名牌店都会入滩上海。

真假名牌

但是同时正因为这种追求时尚的理念,才会使襄阳路市场这种销售仿名牌衣服的服装市场这么流行。很多外国人到了上海也会去襄阳路市场去淘一点自己喜欢的仿名牌。

襄阳路市场什么”名牌”都有,在那里,只要你肯下功夫侃价,100块钱可以买到一件”名牌”上衣。小摊贩们还不时地说着,”哎呀,这是ARMANI的,这么便宜给你,我们没得赚。”

由于最近打假比较严重,你会在市场外看到数十人拿着一些印刷的产品图,不断在追问着来市场的人们”小姐,要名牌包吗?到旁边的店里,我给你拿。”

虽说真假明眼人一看就知,但是对于那些月入几千块钱的工薪阶层来说,想要享受时尚,只能去恒隆广场去逛逛,解解眼馋,真正买的时候,会去襄阳路市场,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下。

**上海的消费意识显经济实力

提到上海,老一代人可能想到的是百乐门,张爱玲,阮玲玉,城隍庙。年轻人想到的可能是星巴克,卫慧,新天地。

外滩上,背对着那些有些翻新的殖民建筑,隔着黄浦江,面对着陆家嘴极为现代的建筑,感觉出的新与旧,现代与古典的搭配。

在乌鲁木齐路,衡山路一带,很多法式洋房,欧式风格的别墅尽收眼底,外加郁郁葱葱的绿树,密集的酒吧,如果说这是在欧洲的某个城市,似乎并不为过在黄陂南路的地铁站口,耸立的办公大楼满目皆是,咖啡厅也不乏其数,穿西装打领带的男士,打扮职业化的女性来来往往着,感觉与香港的中环没有什么两样。

而在徐家汇一带,看着拥挤来往的车辆和摩肩擦踵的行人,也让人找到了中国其它城市的印记。上海就是这样一个集很多特点为一体的城市。

消费意识

圣诞节,上海人过得象是如中国的春节。24日下午,大街小巷满是手提礼物的人们,出去找地方吃饭,几乎全是满员。虽然西方人认为圣诞节那一天才是真正的节日,但是爱找节目的上海人在圣诞夜就开始庆祝,吃饭几乎是处处爆满,大多数年轻人都在清晨两三点钟才散去。结果元旦又是如此。朋友手中拿着黄页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最终才找到了上体馆外的一家火锅店。去的时候,发现外面有70多个人在等位子。席间朋友说,蒙古火锅连锁店小肥羊,需要提前至少四天预定位子。

不光是节假日,周末的饭店里也是高朋满座,通常从周四晚到周日,下馆子的人们都非常多。而且,那些西餐厅,比如必胜客,韩国烧烤,或是意大利餐厅外排队的人们都源源不断。

下雪的冬天,想奢侈一次,打车回家,却不能够,原因是上海人不愿亏待着自己。连出租车司机都说他们在上海的生意要比在北京的同僚们好的多。而早晨想在高峰时间打车的人们一定要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因为要想坐上出租车上班几乎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http://news.bbc.co.uk/media/images/40883000/jpg/_40883135_weddingdress.jpg
(位居第一的经济实力自然就造就了上海人的消费意识)

走在大街小巷,书摊上,报亭中销售着五颜六色的时尚杂志,爱美的上海人买着杂志,前往陕西南路,茂名路,南京西路的时尚名牌店里购买着杂志中所标榜的时尚物品。据报道在南京西路的恒隆广场中的路易・威登专卖店中的很多VIP顾客的年消费能力都在20万元以上。而目前世界上的高级时尚店几乎都在上海设有分店。周末的购物中心内挤满了消费的人们。把购物中心的一楼到六楼逛个遍,耗费相当的体力和精力。那里的商店里的生意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好。同样生意好的不光是购物中心,还有衡山路的酒吧们,外国人也好,当地的白领也好,似乎都把那里作为是下班后娱乐的第一站,而一晚花上六七百元的人们实在是数不胜数。

另外上海人在文化方面的消费也在中国数一数二。明星演唱会不计其数,刘德华,陈慧琳等港台歌星先不说,后街男孩(BACKSTREET BOYS),艾顿・约翰(ELTON JOHN)也不谈,连《剧院魅影》这样的经典音乐剧,还有以色列爱乐乐团的演出,也十分收到上海人的青睐。当然,F1赛车,NBA的篮球赛也都吸引着非常多舍得花钱的上海人。

保姆意识

可能由于上海的人均收入相对其它城市要高很多,这个城市中雇用保姆的意识非常强。周围的朋友很多家中都有保姆,如果不是全职的,便是小时工。不管是工作繁忙的白领年轻伴侣,还是那些住在弄堂里的中年夫妇,上海人对雇用保姆似乎有一个传统,他们中的很多人喜欢享受保姆的”伺候”。自己作为家庭主妇,到了家附近的菜市场,看到那里买菜的大多是保姆们。

据有关部门近日的一项统计显示,在上海市区300多万户家庭中,约有1/5(即60万户)需要家政服务。若按一个”阿姨”平均为3户家庭服务计算,则”上海人家”需要约20万”阿姨”。而现在春节将近,据悉,现在上海的保姆非常短缺。保姆通常都在春节前10天左右返回老家,而在正月十五左右回到上海。为了让保姆留在上海,很多雇主,以两倍甚至三倍工资来吸引她们。

上海人之所以这样,自然脱不开其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收入水平。上海是中国人均GDP最高地区。据预计,2005年上海GDP总量将达1000亿美元,人均GDP将达7600美元。 我想,位居第一的经济实力自然就造就了上海人的消费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