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7日报导,炮兵为俄乌战场的一大要角,但自去年2月开战以来,乌克兰所需的弹药量,和美国、欧洲工厂所能供武的速度之间,仍存在巨大落差。外界逐渐忧心欧洲各军火厂难以满足乌方需求。
报导指出,从俄乌前线的无人机画面可看出,当地已经坑洞遍野,宛如月球表面,凸显炮火猛烈。乌克兰国会议员乌斯提诺娃表示,对俄反攻期间,乌军火炮每日发射多达6,000枚炮弹,但军方其实希望每天能发射超过1万枚。
爱沙尼亚和乌克兰政府分析,俄国今年炮火最猛烈的期间,弹药用量可达6万枚,乌国用量可说小巫见大巫。欧洲军火大厂莱茵金属公司(Rheinmetall)执行长透露,基辅每年总体需要约150万枚炮弹。
美国国防部表示,美方自俄乌全面开战至今年7月,已向基辅提供超过200万枚炮弹。欧盟今年则已提供至少25万枚,这还不包括由会员国直接向乌国供武的数量,非欧盟会员国的英国也有提供弹药。
但是CNN引述爱沙尼亚国防官员估计,在今年2月,全欧炮兵弹药的产量至多每年30万枚,距离实现每年生产210万枚弹药的理想,似乎仍要花上数年。军火采购者也盼能尽量扫货,如报导引述弹壳厂Europlasma执行长表示,许多买家示意希望购买全数可取得的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