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艇获新隐身技术 噪音跟水声一样 美军声呐要瞎

发布者:炸酱面 | 2023-04-01 00:33:14 | 来源:环球网

【星网专讯】

港媒报道

中国复杂的周边局势和地理环境,意味着解放军潜艇进出太平洋的通道较少,并且这些为数不多的水下航道还被美日长期监听,极大增加了我军潜艇的暴露风险。不过,最近港媒表示,我国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低频水声主动发射单元,可以提升潜艇的水下隐身能力。

据环球网报道,30日港媒《南华早报》注意到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上个月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由稀土制成的水下发声部件,可以大幅降低潜艇水下噪音、提高潜艇隐身能力。

众所周知,各国海军普遍采用消声瓦作为潜艇表面涂层,这确实是一种降低潜艇振动噪声、降低自身目标强度的有效手段。一般而言,消声瓦通常由橡胶、陶瓷或聚合物制成,厚度不到7厘米,可以有效应对高频率范围的声呐信号。

但随着声呐技术向低频化发展,以及潜艇需要向深海、极地等复杂海况迈进,消声瓦面临着更苛刻的技术指标要求,比如低频、耐高压、耐腐蚀等等。我国科研团队在论文中指出,由于现代声呐的频率越来越低,无论如何改变陶瓷材料的成分或结构,都无法满足潜艇静音、降噪的作战要求。

超磁致伸缩发射单元结构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海军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了一种名为“超磁致伸缩材料(GMM)”的新型智能材料,能有效解决陶瓷材料难以承受深海高压、辐射面积小等问题,但由于美国缺少稀土等因素,超磁致伸缩材料仅被用于美军舰艇的关键部件上,没有全面铺开使用。

尽管美国在相关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不过我国科研人员认为,美国的设计方案和工艺过于复杂,难以在潜艇上部署、运行和维护。

因此,我国科研人员在美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所有部件整合到一个较小的装置内,同时还能释放巨大的能量,使之具备小型化、耐高压、功率高等特点,整体厚度和尺寸不到砖块的一半,完全可以在整个船体上铺开使用,以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声呐波束。

我国科研团队制作的实物

根据论文的说法,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低频水声主动发射单元”可以对洋流的水声频率进行拟态仿真,使声呐将潜艇误认为是水下洋流,以达到欺骗声呐的目的。

因此,我国科研团队这项研究将有效降低解放军潜艇部队在西太平洋被美日声呐发现的风险。由于受地理条件和周边局势的限制,尽管我国海军舰艇已经可以自由进出太平洋,但潜艇部队要想悄无声息地深入远洋,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中国核潜艇

我国东面是美日构建的第一岛链,如果潜艇部队想要进入太平洋,就必须穿越琉球群岛之间的水道,或者走台湾岛与琉球群岛间的宫古海峡。然而美国和日本长久以来在这两条水道部署了大量水下监听装置,用于监控解放军核潜艇活动。

所以,如果我国在水下降噪领域取得突破,美日部署的监听装置将很难发现解放军潜艇踪迹,即使对监听装置进行升级换代,也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看到效果,届时我国的潜艇技术或材料也早已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