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一掷千金买的是什么?

发布者:天津包子 | 2019-04-04 08:41:35 | 来源:华尔街见闻

【星网专讯】独一无二、极致而有门槛的体验。

与普通人“有钱了就拼命享受”的幻想不同,当下更多时候我们会看见越有钱的人越忙碌。实际上,他们即使一掷千金购买昂贵的奢侈品,也未必如我们想象一样,只为图个爽快。无论是购买上万元的耳机、百万级别的手表、还是天文数字的跑车,对于他们来说,

更看重的其实是其背后的“隐形价值”——进入某个高端社交圈子,掌握某种技能或审美品味,建立某种更有利于自身提高的生活方式——这便是“文化资本”。

为了积累这种“文化资本”,被称为“有抱负阶级”的群体开始追求自己的

“体验简历”

。如果说传统奢侈品带来的是一种“尊贵感”的认同,那么“体验简历”给“有抱负阶级”则提供了全新的消费目标:

使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体验简历”

是哈佛大学商学院阿纳特·凯南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兰·基维斯两位学者在论文《生产力思维及可体验的消费》中提出的概念,文中论证了

消费者需要进行不同寻常的消费,制造独特的体验,以使人生变得更加充实,并提升自我价值。

一部分消费者——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拥有物质以外追求的精英人士——他们的“体验简历”,其实并不在意奢侈消费本身,他们花大价钱买下某些东西,主要是为了获得其中的隐形价值:

独一无二、极致而有门槛的体验。

这些消费让他们看起来“有趣”“有教养”,而不是单单看起来“有钱”。

“有抱负阶级”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伊丽莎白·科瑞德·霍尔基特在《琐事之和:关于有抱负阶级的理论》一书中,将这部分中高端人群定义为“有抱负阶级”,他们富裕,但对穷奢极侈式炫富无爱,转而将个人的大宗消费指向“文化资本”,从滑雪、吃遍米其林餐厅、学习编程,到买台飞机来开,他们熟练掌握高端劳动力市场所认同的技能、审美和经验,在社交中如鱼得水,并因此获得现实中的各种便利——入学推荐、领导赏识以及职场的议价能力。

《琐事之和:关于有抱负阶级的理论》

“有抱负阶级”

是对传统以收入作为阶级分野的颠覆。它不同于“中产阶级”的乏味无趣,也不同于社会学家托斯丹·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笔下掌握大量资本而不事劳动的

“有闲阶级”

的闲云野鹤的形象。总结来说,它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文化教育程度较高。

第二,推崇自我的优秀与勤奋。

第三,热衷消费“隐形的、昂贵的商品和服务”,而不再是“炫耀性消费”。

社会学家托斯丹·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著名的《有闲阶级论》中,曾经描绘出“有闲阶级”人群的画像。那一代的有钱人透过消费各种非必需品(奢侈品)来展示自己“脱离了劳动”,以此来作为拥有“财富资本”身份的象征。

《有闲阶级论》

而到了这一代有钱人,“有抱负阶级”则往往以参与高层次的脑力劳动和有效率的繁忙为美。

他们会花高价购买高品质的生产力工具以及家用电器等需要亲自操持的物件,“主动选择的劳动”代表了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是他们“体验简历”的一部分,也是在信息时代中拥有“文化资本”的身份自证。

在生活中,他们会以

使用戴森的吸尘器来体现出自己拥有灵活的时间能够亲自做家务;配搭嘉明的运动手表展示自己常常跑步的健康生活习惯;使用电动牙刷意味着他们对口腔健康护理有科学的见地。

无论哪种形式,都在传达出某种积极的、有追求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以概括为:

以忙为美,忙碌是为了熟练运用知识和技能来创造价值,或是某种生活状态的进步和改善。

而这些,都是比显性财富更难积累,却更保值的“文化资本”。

而在工作中,“有抱负阶级”们依然乐于从事生产工作,并熟练应用以PC为代表的生产力工具,作为一个创造者,借由繁忙的工作继续丰富自己的“体验简历”。

繁忙的高端生产力

在传统的“有闲阶级”看来,PC这样的产品绝无可能成为奢侈品,以及加入他们的“体验简历”之中。因为它是生产力工具,而作为一个人生高端玩家,怎么会需要自己动手生产呢?

但在“有抱负阶级”这里,PC早已经变成了一个兼具隐形价值

(生产力)

和表征品味的随身物件。

在他们崇尚勤奋和忙碌的生活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在会议室里打开笔记本侃侃而谈,或者在候机时打开笔记本,继续处理工作。他们会在“体验简历”里为生产力工具留一个位置,并引以为傲。

这也就意味着,当“有抱负阶级”需要购买一台代表自己的笔记本时也会百般挑剔,其需求绝不仅止于科技性能参数,也肯定不是“镶钻”“纯金”这种土豪式奢华,而是需要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身份与自我价值。

诸如戴尔XPS这样的高价笔记本,之所以在该人群中拥有较好口碑,正是一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体现。以今年推出的新一代XPS13举例:

首先是功能上的强大:屏幕高品质,400nits亮度的4K触控屏;1.23kg的重量和7.8mm的纤薄机身之中,塞了一块能够续航办公21小时的电池。搭载第八代Intel 酷睿i7核心,性能强劲的同时,拥有Gore隔热膜,使热度不会传递到用户的手心。

然后是品质层面的优雅:4mm窄边框使笔记本的外观变得更加简洁,直径缩小至2.25mm的四元透镜式摄像头,回归到屏幕顶部,隐藏在窄窄的边框中,甚是美观。而键盘面全新XPS13使用了白色层叠硅纤维材质,在一众金属和塑料材质的笔记本中独树一帜。

“XPS系列共获国际上726项大奖”

这样的信息当然不会直接写在产品之上,但当这样一台气质卓然的笔记本里,装载了满满当当的日历行程,络绎不绝的邮件提醒,以及井然有序的文件夹时,便成为了“有抱负阶级”自我定位叙事的一部分:我繁忙、高效而追求极致——就如电影《在云端》中乔治·克鲁尼所营造的形象那样。

终于,有抱负阶级拿着满满当当的“体验简历”,既获得了众生的艳羡,也实现了自我的认同。正如阿纳特·凯南和兰·基维斯在论文中所写的那句话:

“通过收集值得回忆的体验,消费者便可感受到成就和进步,最终提升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这些原本就掌握大量金钱资本的人,不断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花钱——将“文化资本”收入囊中之后,方才心中一宽。或许某一天,金融危机会将账户中的余额摧毁。但那些“体验简历”中的每一行收获,又能使“千金散尽还复来”。

现在,你可知晓有钱人一掷千金买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