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养生的几点思辨

发布者:毛小宝 | 2011-09-16 16:43:35 | 来源:星星生活| 作者:星学

【星网专讯】华人来到加拿大,十分赞叹这里的环境,天蓝云白街净,自是满心欢喜。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是愿保持原生态本色习惯,还是扬弃土糟粕吸收洋精华,多伦多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全。

不过这里跟国内一样,专家们讲论养生也是反手为云覆手为雨,令人无所适从。常见需要思辨的就有好几项。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不运动

各执一词的均有些明证支持。敝人以一介郎中兼平民的角度抒管见:耸听危语多言过其实,不锻练不好,剧烈了也不好,适中就好。世间任何事都过犹不及,得量力而行。年轻力壮时可以多练练,年老体弱了则少活动些,强度随着岁数的增长递减,适度即可。毕竟诸事否及泰来、物极必反,好坏相依,健身亦是一理。

举极端例子为证:矫健傲人的奥运金牌者的平均寿命未见延长,定是极大地预耗透支了体力内存、“满招损”;成天围着锅台鸡窝转的小脚村妇得享期颐,因为未曾挥霍殆尽能量储备、“龟虽寿”。还有植物人卧床十几年,仅靠着输液、胃管饲维持,丝毫不运动却无血栓肌萎等而折寿。

所以就取个动与静的折中,不偏不倚。这种程度的运动量因人因性别年龄而异,无法一统,大致靠各人的自体感觉定规。就从低烈度起始,循序渐进,适可而止,莫贪多强求。而且,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种运动形式就行,说不上哪种比另种更好些,用不着花样层出或随时髦。有钱就去健身房,没钱就上街快走或慢跑。

反正健身活动犯不着机械生硬,无须强迫自己非完成不可。疲惫的感觉乃身体发出的讯号需要休息,此时反其道而行之,实际上是在摧残虐待机体。要学会Listen to the body。而且,一周坚持四到五天规律锻炼就成,不必见天“雷打不动”。活筋动骨也是另类生活享受,而非死板枯燥的例行公事,这样方能怡心快体、事半功倍。

吃素还是吃荤

传统上中国人吃的较为清淡,勒紧裤腰带大干快上又长年无油水可蘸;近些年富裕起来才开始大鱼大肉、锦衣玉食,但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而来、赶英超美。定居新大陆的一族见异域遍地高热量的快餐速食、以及大块吃牛排等肉类,有的便效尤、开了洋荤,入乡随俗;也有的视之为洪水猛兽,矫枉过正、偏执吃素。晚近有统计资料:新移民的健康状况随着抵埠的时间愈久而愈差,包括各个族裔;除生存压力外,饮食结构的转变不无关系。

笔者认为还是应避免走极端。很多的访察结果表明,多数寿星老们的餐饮虽粗淡,却并不全是素裹。他们的食谱嗜好没有压倒性的倾向,甚至有的偏爱肥肉、甜食等公认的不健康食品,而那些不吃荤的往往把寿高归功于这一条,并不一定。因在大样本的统观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更没有证据揭示素食一生的僧人们平均寿命高于其他人群。

人之初时全民皆食水果和蔬菜,属于素食动物,在人类最古老的文字记录《旧约》里记载无误。惟于大洪水、方舟以后,造物主才让人开始吃肉的,素荤杂食一直延续至今,并无不妥。造物主提供的每样食物都富含相对独具的质份,对人体有用,我们都应问津。关键在于控制摄入量,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伤身。就以中庸之道为度,样样都少来点,半丰半俭肴馔,平衡饮食,供给胴体各样维生的原材料。除非素斋下肚觉得特心安理得,或者由于宗教信仰的缘故,则是另外一码事。

像生育期的妇女,只要胆固醇不高还是应当吃一些红肉的,长年月经流淌让她们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需要比男人补充多些有机铁剂。遗憾的是花季里的女人最爱靓,每每节食以保苗条,便使得贫血状态得不到纠正,致使内脏功能失调,疾恙缠身。至于淀粉类食物,莫以为并非肥肉就可以大尽享,它75%的成分是醣、在体内能够转化为酯,照样引起血脂高,甭说血糖了,吃多了跟荤食一样有害,应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进量。

口渴才喝还是不渴也喝

人脑里有个“渴中枢”,在机体缺水时它会兴奋、发出指令张口进水。当这个反馈机制被长期压抑以至于失灵了之后,纵使体内需要接纳水分,它也不灵敏、不发信号了。由于得不到未及时供水,久之微循环便长期处于亚缺水的状态,旱情不解、导致病生。因此不能绝对依着口干舌燥来作为喝水的提示。生理学上,成年人一天的新陈代谢需要至少1.5升的水来参与[出汗时就需要的更多了],所以管它有无口渴指征的,每天要喝够这个量才好。

不用担心多饮会加重泌尿系统的负担。日饮液体一两升,对肾功正常者没有任何危险。只有肾病患者才需量出为入、斤斤计较,这是两回事,勿混为一谈。水对人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重要,无论如何日饮六七杯水是基本的。饮多了如厕勤一些亦属正常,这样方可排泄毒素废物,减少结石形成与疾病。小便颜色呈黄褐深暗,就说明体内缺水了;清白透明则表示内水充足,故以尿色作为身体水分盈缺的寒暑表,比渴感要来得准确客观多。

当然每天闲来无事坐喝四五升水,也嫌忒多而涝了,没有必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水中毒的。就走中间路线、不多不少。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可以据此询问家庭医生该摄入大约几多。至于瓶装水、水龙头的还是过滤水,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好在国人有个不错的习惯,就是烧开水喝,热的是各种茶水,冷的是凉白开,煮沸自然杀死了不少的细菌,尤其是夏日常肇事的大肠杆菌。由此即便遭遇饮水被污染的意外,咱们也能无意中幸免一劫。

以上综述的这些均是枝节了,主干嘛却有一点儿叫人泄气:迄今为止现代科学的研究多数发现,人类寿命的长短基本上是由基因所决定的。那些有长寿家族史的人多半延年,纵使他们的生活习俗并不可圈可点。这也就能解释为啥一样米养百样人,寿数长短不一。正像好多的病症也跟遗传有关,如广东人患鼻咽癌的全球最多,即使移民美国的第三代粤人发病率仍高于当地白人。看来人寿亟难摆脱这一“命定”的箍咒,除非有朝一日基因疗法能够革命到在怀胎中除掉坏基因这个新阶段。

更教人生叹称奇的是,自有较确切的文献记载以来、现今的人瑞大都120岁左右这一现象,在古老的中外史籍里早就被预言了:如3500年前摩西五经之首《创世记》“人既属乎血气,神之灵就不常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120年”;近3000年前的《尚书-洪范》、《黄帝内经》等“寿,百二十岁也”;宋代《观物外篇》“人为万物之灵,寄类于走走阴也,故百二十”。这都非偶然巧合,而像各地各朝代的人受天启道破生死玄机,更教人感佩所罗门王的“生死有时,凡事万务都有定期定时”言之有理。

可以这么说:长命百岁这桩,大长由命,小长由节制生活。即然无人知晓自个的大限,那就乖乖的约束别放纵,定有益无害。生活处世之道说白了,就是别过激偏颇,居中“半”为上: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鲜,妻儿半朴半贤;酒饮半酣正好, 花开半吐偏妍;以半来应万变,半之受用无边。就连《圣经》都说:不可行义过度、行恶过分,也是半字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