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中华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

发布者:北京四合院 | 2022-06-05 08:02:19 | 来源:北美原野

【星网专讯】

粽子(ZongZi) Sticky Rice in Bamboo Leaves | Homemade chinese food, Real  chinese food, Food

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便生活在海外的游子们也自然会联想到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这些节日习俗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

事实上,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对恶日(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也是祭龙的节日,因此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

虽然现代端午节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常视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与吴国忠臣伍子胥的节日,但不少习俗在之前即已流传,可见这个传统节日在中华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

历史上,屈原和伍子胥都属于被迫害的忠臣。尽管他们分别服务于2000多年前楚国和吴国,但那份至死不渝的悲壮的爱国情怀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照亮后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大义凛然、以身殉国的壮举和许多畏罪自杀或被自杀的贪官污吏们绝不可同日而语,相反他们则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南宋的岳飞、戊戌六君子的死有异曲同工之伟大。文明在历史中渐渐沉淀,历史在沉淀中不断延续,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魂魄。

尽管屈原和伍子胥均为名门之后,衣食无忧,完全可以过一种纨绔子弟般声色犬马的奢华生活,但他们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且义无反顾地付诸行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的侠肝义胆、铁骨忠魂的中流砥柱,英雄不问出处,无论是身出贵族还是寒门子弟。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世移时移,假如屈原或伍子胥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他们的命运会是怎样?他们又会造就怎样的时势呢?

过节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上有纪念意义的人物、事件,并以此为契机表达情意,珍惜当下。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不同内涵的节日,形成了世界文化的万花筒。今天,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浓浓的节日气氛体现着团结和谐、和平安宁的美好生活。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009年端午节成为第一个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项目,标志着悠久的中国文化进一步迈向世界。

今天又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的同时,让我们共同祈祷,借寅卯虎年“端午”的“驱温避疫”让蔓延世界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尽快结束,还人类向往已久的安康吉祥。